台湾战略学会秘书长、台湾海洋大学通识中心兼任教授王昆义在即将出版的二月号《中国评论》撰文分析民进党“立委”选举惨败的深层原因。
文章说,要列举扁失败的原因,可以找出一百个理由,包括选举制度改变、两岸关系没搞好、经济没有持续成长、官僚贪污腐败等来解释,但这些原因无法清楚地说明台湾底层结构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让扁当局这几年如陷入泥淖动弹不得,也让他不断喊出的“台湾价值”变得虚无飘渺,没法再变成民进党感动人民的选举动力。
文章在回顾了民进党当初得以快速崛起之因后指出,台湾的底层结构发生变化使民进党的社会根基削弱。当初利用社会力量与外部危机来斗垮国民党所掌握的“国家机器”,是民进党能够取得政权的原因。而如今社会的失败,才是解扁失败的根源。
“红衫军”倒扁运动彻底割裂了陈水扁民进党的社会基础。毕竟施明德是来自民进党,也曾经跟民进党一起结合社会的力量共同击垮国民党的统治基础。施明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M型社会”的成型社会对民进党产生疏离感。元旦演说中指称的台湾“M型社会”已经成型的问题。不论台湾变成一个“M型社会”是中国因素,还是民进党执政不力所造成,但已被共同认定将是造成台湾政治与社会稳定的最大隐忧。
文章认为,“台湾价值”跟着扁的失败,走向失落之途,民进党的包容精神不再,无法再激起人民的“反中”热情。“中国崛起”过于快速,也完全出乎民进党人的意料之外,这更是让扁无法再借由吶喊“台湾精神”来成功对抗中国大陆的原因之一。
陈水扁失败的大陆政策导致台湾经济转型停滞。扁执政八年,不只把民进党隔离于台湾社会之外,也把台湾隔离于世界之外,台湾反而成了全球化世界中的“化外之国”。
文章最后表示,“台湾维新”是谢长廷所喊出来的竞选口号,虽然“立委”选举民进党败了,却正是谢长廷要崛起的时刻。要检证谢长廷的竞选策略,可以简单的概括是要“重新找回社会”,这也是谢长廷提出“台湾维新”的最大意义。
[责任编辑: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