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水扁发表任内最后一次元旦讲话时声称,“过去毫无节制与管理的对中国(大陆)投资是造成台湾M型社会的主因。”台湾《中国时报》刊文指出,陈水扁论述因果错置,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逼走更多的台商。
文章认为,这番话因果错置,把问题过度简化,令人错愕。首先,民进党当局执政期间,对台商赴大陆投资采各种管制措施,其实是用错方法,管错方向,并非毫无管制。
在所谓“积极管理”下,台商赴大陆投资金额还是频创新高,台湾对内地与香港出超的金额亦创历史新高,大陆是台湾最大出口市场与对外投资地。这都证明了,资金无界线,管制是徒劳无功的。台商基于成本与市场的考虑,不得不到大陆去,强迫企业死守台湾,最后只有走上关门一途,受伤的还是最底层的劳工,这样的结果难道是执政党所乐见?
文章说,对于赴大陆投资上限的松绑,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主张立即松绑,同时推动两岸直航,即便是民进党候选人谢长廷都主张开放,即将下台的陈水扁此时死抱着“积极管理”不放,又有什么意义呢?
其次,陈水扁把台湾贫富差距扩大且所得分配两极化的原因完全归咎于台商对大陆投资过热,这显然是过度简化问题,且刻意回避当局在资源分配过程中所造成的不公平与不正义的责任。
文章指出,事实上,中国大陆的崛起对世界造成的震撼是全面的,包括美国、欧盟的的经贸与财长都要与中国谈判,以达到双方互利的模式,以积极利用中国崛起,牟取自身利益。
但反观扁当局,除了怪大陆、怪台商,积极防堵企业登陆外,面对中国崛起的全球化风潮,除了锁岛,几乎没有任何突围的策略与办法。
结果,愈锁愈是萧条。最近半年来,连新竹市中心的面馆都感觉到客人变少了,更别提近年汽车销售量下滑,百货零售业销售低迷了。所以,奉劝执政的某些人,不要为了推卸责任事事都怪罪中国大陆,还是好好反省一下自己有哪些不当措施扼杀了经济活力吧。
[责任编辑: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