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扁当局动用大批警察,封闭民主纪念馆,强行拆除“大中至正”牌匾,激起护匾民众通宵达旦在现场抗争,也令民主纪念馆成了不同意见民众的一个战场,相互间呛声、叫嚣,还不时发生冲突。有记者在现场采访时受伤,东森电视台记者还被卷入车底,受到重创。事件在岛内引起震动,人们在谴责暴力的同时,也谴责扁当局的粗暴手段。陈水扁罔顾民间不同意见和诉求,再次挑起蓝绿之间、不同意见民众之间争斗,造成流血,一块牌匾将台湾撕裂,社会再次受到伤害。
糖衣里裹“独”药
香港《大公报》今天刊登署名文章指出,陈水扁不择手段推动“去蒋”、“去中国化”由来已久,这种表面上反威权和清除旧时代痕迹的举动,目的在维护所谓“台湾主体意识”,为推行其“台独”路线扫除障碍。糖衣裹“独”药,其用心何在早已路人皆知。早前扁在其“电子报”上,发表题为《再见.蒋介石》的文章,就认为继续保有“中正纪念堂”,不但反民主、反人权,更是反台湾。捍卫中正纪念堂绝对不是在捍卫什么“古迹”,而是在捍卫蒋介石的神格地位,捍卫其背后所代表的大中国意识型态。这就充分暴露了扁强行拆除“大中至正”牌匾的真实意图。
从今年五月扁当局强行将中正纪念堂改成“民主纪念馆”开始,很长一段时间来,这个坐落在台北市中心,闹中取静,供人游览、休闲、举办娱乐活动的殿堂,就难有平静的时候。蓝绿两大阵营缠斗争吵,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扰攘之声不绝,而这种争斗还集中表现为扁当局“教育部”与蓝营执政的台北市政府之间的针锋相对、各不退让。在一系列“去蒋”、“去中国化”措施之后,中正纪念堂这个在扁当局眼皮底下的历史遗留,自然成了扁当局眼中钉,不仅要改名、拆匾、最后要拆铜像,甚至连四周的围墙也觉得碍眼。但由于泛绿阵营在“立法院”并不占多数,执政的县市也仅仅局限在南部那几个县市,扁当局心有余而力不足,实施起来并不顺利。
混乱中谋胜选
文章认为,选择在这个时候再次触动台湾社会的这根敏感神经,加大动作力度,甚至不惜引发社会动荡、政党恶斗、民众抗争,扁也是有其盘算的。“立法委员”选举在即,大选即将来临,留给扁的时间也不多了,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候出手,一方面是要制造对所谓“外来政权”的仇恨,乘势打压竞争对手,引发混乱,在乱中取胜;一方面是要强调所谓“主体意识”,假借“民主”之名为其“入联公投”造势。拆除“大中至正”牌匾明显也是一项选举的政治盘算,“教育部长”杜正胜和台北市长郝龙斌的正面冲突,所展示的正是陈水扁、谢长廷与马英九之间斗智斗勇的较量。
文章最后指出,台湾“民主纪念馆”广场牌楼上的“大中至正”牌匾终于被强行拆除,换上了“自由广场”四个大字。按照扁当局的说法,这是要与纪念馆的取名相呼应,形成“民主自由”的意涵。然而,陈水扁的这种冠冕堂皇,丝毫掩盖不了其破坏台湾民主制度的劣迹。
[责任编辑: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