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访华,令世界为之注目的是她临行前在出席论坛的南太平洋地区的国家领导人发表讲话时有一句话:太平洋够大足以容纳美国和中国(见环球网2012年9月2日)。
人们知道,近年来,中国领导人在谈及中美在亚太关系时也数次说过这句话。比如,习近平今年初在访美前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时就说,“宽广的太平洋两岸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可以说,宽广太平洋西岸足可以容纳中美两个大国已是一句“老调”。而今,在希拉里·克林顿再度踏入中国访问之前夕,为何要“老调重弹”?
近来,因涉南海、东海包括钓鱼岛问题,中美之间嘴仗连连,最突出的是关于钓鱼岛问题,两国外交官几近尖锋对麦芒。美国务院发言人纽兰公开称对钓鱼岛美国官方称呼是“尖阁诸岛”,并说此岛列入《美日安保条约》。此言一出,引发中国网民猛烈“反击”。另一方面,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承诺,进入白宫的第一天就将中国定位为“外汇操纵国”,罗姆尼还批评奥巴马政府未向台湾出售F-16战机是屈服于中国等等。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9月1日发出硬话,警告美国政治人物应该“停止无端指责中国,干涉中国内政”。给中国和世界公众的印象是,近来,中美之间关系已处于僵局。希拉里此回是在这样的背境访华的。
人们看到,希拉里·克林顿访华前夕重弹“老调”,有着一系列动作,并发出一系列信号。比如,对钓鱼岛问题,美方最新的表态是,钓鱼岛有的问题适合于《美日安保条约》,而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此条约范围。美国官方还一再重申美国对中日关于领土之争“不选边站立场”。在谈及太平洋区内安全合作问题上,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表示,华盛顿希望与中国在内进行更紧密的合作,并否定媒体关于遏制中国的批评。与希拉里·克林顿这番访华前夕对华展现比较友善态度相呼应,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近日在北大发表演讲时也表示希望中美两国加强合作。无疑这些信息既为希拉里·克林顿此次访华成功提供气氛,也为促进中美关系向前发展创造了条件。
希拉里·克林顿国务卿在访华前夕为何要放下“身段”?一个突出的国际问题是美国的死敌伊朗近日举行的不结盟会议,竟有逾百个国家代表参与,甚至连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不顾美国的阻拦欣然赴会。这表明,美国呕心沥血策划的孤立伊朗的图谋非但不得呈,反而弄巧成拙。一旦伊朗问题“蔓延”,又会成为美国的拖累。叙利亚问题已令美国焦头烂额,伊朗此举无疑加大了美国的忧虑。为着化解国际危机,美国不得不调整对中国某些政策,也可以想见。
美国调整对华政策,也有俄罗斯的因素。普京总统重新执掌俄罗斯后,美俄关系事实上处于淡化关系。媒体透露,美国重返亚洲的同时,俄罗斯也对亚洲跃跃欲试。前一段时间,美国挤迫中国在东盟、南海、东海的同时,俄罗斯则乘机插足上述地方。俄要与美抗衡,短期内不可能,但俄罗斯毕竟已是世界第二军事强国,而在意识形态上俄与中国比较接近。近来,中俄关系有着进一步发展的趋势。一旦中俄结盟,美国恐怕就成了大麻烦。顾前瞻后,美国调整对华强硬政策也是形势使然。
当然,更重要的是美国国内矛盾在持续发酵。美国是一个十分重视公众就业率的国家,近几年,由于金融危机发生,美国就业率始终无法复苏。因此,也成了此次美国大选的主要问题。过去,美国一些人们往往把美国失业率低归咎中国。但实践证明,通过外贸磨擦施压人民币升值途径非但解决不了美国就业之困,还成了美国就业之痛。只有通过两国平等协商,互利互惠才能促进中美双边贸易的兴旺,从而造福两国公众,仅靠单边施压无济于事。
可见,“偌大的太平洋足可以容纳中美两个大国”,既是一个“老调”,更是一句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