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应成为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

时间:2012-06-28 14:57   来源:光明日报

  受国务院委托,6月27日,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上,作了2011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相比往年,今年的报告更加注重从总体上反映情况,从宏观上揭示问题,从深层次分析原因,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提出建议,这也标志着审计机关已经着力深化国家审计实践,充分发挥预防、揭示和抵御的“免疫系统”功能,推动实现国家良好治理。

  这些年来,审计机关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依法对相关财政财务收支开展审计监督,审计关注的内容从财政财务收支逐步扩展到与财政财务收支相关的各项经济社会管理活动,涉及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完善问题,国有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经营管理问题,重大基础设施投资绩效问题,教育医疗、住房和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问题,以及影响经济社会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作为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促进完善国家治理的一个“免疫系统”,始终立足建设性、坚持批判性,立足服务、坚持监督,立足宏观全面、坚持微观查处,立足主动性、坚持适应性,立足开放性、坚持独立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审计监督的目的不是为了查出越来越多的问题,而是通过揭示问题、促进整改、推动健全完善制度,减少问题产生的根源,减少问题发生的几率。

  这些理念和思路体现在审计实践中,就是要在严肃揭露和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的同时,力求能够见微知著、洞察问题的本质,透过审计发现众多纷繁复杂的线索和现象,抓住核心和实质性问题,实事求是地准确揭示和反映;能够深挖症结、查找背后的原因,通过审计收集到的与问题相关联的各种数据、资料和背景,深入分析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扭曲、制度性缺陷和管理上的漏洞;能够标本兼治、对症下药,通过分析审计事项和审计发现问题的规律性、倾向性和趋势性,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深化改革和规范管理。

  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高度关注惠民政策目标的实现,着力反映民生政策落实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典型性问题,积极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例如,在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审计中,反映“至2011年底有54%的校舍加固和48%的校舍新建任务未完成”等问题;在县级财政性资金审计中,反映“32个县从土地出让收益中少计提民生资金10.57亿元”等问题。

  民生问题能否妥善解决,既是国家治理水平的体现,又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国家治理的政治方向,也关系到国家治理的公信力。为民生保驾护航,正体现了审计维护社会良性运转的“免疫系统”功能。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