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重建6.3倍的超标是如何炼成的?

时间:2012-04-23 08:24   来源:红网

  昨日,审计署发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2011年度审计结果。在审计的939个项目2031.80亿元规划总投资中,有63个项目、26个施工单位、4个勘察设计单位、8个监理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管理不合规、勘察设计不到位的问题。(4月21日《新京报》)

  汶川灾后重建中存在的问题,并非第一次被审计出来。2011年审计署就审出了1.88亿的资金违规使用问题。此次审计署的审计报告中提到,部分单位违规建设豪华办公楼现象屡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三台县最大的一间单人办公室面积66平方米,超出县级直属机关科级干部使用面积9平方米标准的6.3倍。

  三台在汶川地震中不是受灾最重的地方,但是从审计结果来看,却成了灾后重建中问题的“重灾区”。除了这此6.3倍的超标是“亮点”,在2011年的审计中就发现,2009年12月三台县将9000万元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用于虚假增加公司注册资本,早已是名声在外了。

  这些事情为什么能够发生?各地政府对于灾后重建资金的管理,都有一套虽不算完美,却也没有重大毛病的制度。比如灾后重建“重灾区”之一的三台县所在的绵阳,就以“明确标准,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分类控制,集中使用,努力落实好“四个优先”,即民生优先、基础设施优先、公共服务优先、产业优先,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制定了突出“一方面要用好、用活、用够政策,另一方面要在各级各部门广泛宣传政策、严格执行政策,坚决不踩政策“红线”。要研究方法、创新方法,高度重视细节,坚持公平、公开、透明,依法行政、阳光操作,确保每一笔重建项目资金使用都经得起上级和群众的检验。”的相关制度。显而易见,如果这样的原则,这样的制度没有在执行过程中走样、变形,9000万元的灾后重建专用资金无论如何不可能成为企业的“注册资本”,而办公室超标达6.3倍这样“让我一次超个够”的事也绝对不会发生。既然这一切都发生了,就说明制度没有被严格执行,而是被“歪嘴和尚”给“搞定”了。

  执行中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但是相关监管部门又做了什么呢?2012年2月24日,四川省政府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08年震后至今,四川全省142个受灾县用于恢复重建和发展重建的资金达到1.7万亿元,其中非常引人注目的一点是“所建工程不存在超标”——超标6.3倍当然只是其中的极端者,那大概应该叫做超前吧?可审计署是如何表达的呢:“部分单位违规建设豪华办公楼现象屡发。”千万不要忽视了“屡发”两字。

  有制度不能严格执行,监管部门的监管作用没有发挥好。则任何离谱的事都可以炼成。(陈家沛)

编辑:樊玉娇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