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组织,真正的“透明口袋”还需更多制度努力

时间:2011-10-13 14:01   来源:山西晚报

  经过近4个月准备,中华慈善总会通过一个“玻璃口袋”的造型向公众仔细晒账本。管理费不像舆论盛传的那么高,只有0.11%;工作人员也不像外界传言那样拿着高薪,会长年薪也只有4.8万。(10月12日《新京报》)

  慈善组织要重建信任,仅有一个“透明口袋”的好创意是远远不够的,而需要慈善组织在创意之外做出更多实质性的制度努力。这似乎是中华慈善总会第一次向社会公开这样的 “年度审计报告”,公众对其积累的不信任,根本不可能因为这一纸24页的报告就消除了,而需要一个制度化的过程。

  这份报告名为“中华慈善总会2010年的年度审计报告”并没有向公众说清楚,到底是谁审计的,是国家审计总署审计的结果,还是中华慈善总会自己审自己?如果是自己审自己,那这个结果毫无公信力,谁会傻到主动将自己的问题公之于众呢?应该由第三方独立机构的审计来证明慈善组织的清白。再说,会长年薪是不是真的只有4.8万,如果会长不向社会公开自己的家庭财产状况,不进一步公开细化的信息(比如福利、奖金、公务支出等等),这个数字是很难让人信服的。

  慈善总会这一次向社会公开的审计报告,只是一个静态的、封闭的、不可证伪的结果,里面的数字,都只是慈善总会的自说自话,公众即使不相信,也无法通过其他手段去证实或证伪——比如,公众直觉和经验上不相信“会长年薪只有4.8万”,但又没有更多信息来证实或证伪这种怀疑,所以,人们出于对慈善组织的不信任,只会“宁可信其假”了。

  真正的透明和阳光,应该是将自己置于一种日常的、动态的、全息的、主动的可监管制度之下。所谓“日常的”,是指公众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很方便地对慈善组织进行监管,比如,随便点击一下慈善总会的网站,就能够查到某个自己想知道的信息,看到某笔捐款的流向,而不是像这样只是偶尔公布一个审计报告。所谓“动态的”,是指监管不只是对结果的监管,而需要是对过程的监管,从捐款入账到捐款的流向,整体过程应该都置于捐赠者和公众的监督之下,而不是像这样只是最后公布一个结果——仅仅是结果,比如说像这样的数字:年度支出7046815102.97元,其中业务活动成本7039199841.68元,管理费用7609551.94元,其他费用5709.35元——根本无法监督,只有过程中一个个的项目监管才是真正可监督的。

  还有 “全息的”,是指公开所有信息,方便公众去证实或证伪。比如你说这个项目花了100万,如果是全息的,那么公众自己能算出来是不是真花了这么多钱,造假了很容易对不上账。可如果公开的信息很有限,那么慈善总会说多少就是多少,公众无法根据公开的信息来判断是真是假。最后就“主动的”监管,公众可以主动对账目进行监督,而不是像这样无比被动地看什么审计报告。

  唯有将慈善组织置于一种日常的、动态的、全息的、主动的可监管制度之下,才会真正实现“透明口袋”的隐喻。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