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灾面前 谁在“消费”爱心和感动

时间:2013-04-25 07:48   来源:济南日报

  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发生后,国家力量高效动员,广大公众精诚团结,把关怀和支持送向四川,把救援物资、爱心捐款汇集芦山。然而,当人们为芦山祈福,为灾区提供援助时,却有一些“杂音”挥之不去。

  比如居然有人以伤者家属的名义公布存在诈骗嫌疑的手机号码,并在网络上广泛传播。比如一些几年前的消息改头换面之后“重出江湖”,赚取人们的关注。虚假的求助信息被转发后,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不仅占用了宝贵的援助资源,也耽误了受灾严重地区的救助工作。那条在2008年汶川地震时救了32人后牺牲的搜救犬,最近在网络上又一次“被复活”,吸引眼球却与救灾毫无价值。

  地震中我们见证了爱和坚强,也同样看到了虚假和自私。总有少数人,在大灾面前“消费”着人们的爱心和感动,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获取私利。于是人们在感悟人性光辉的同时,不小心也可能与发“灾难财”的恶意之徒在网上相遇;在随手转发求助信息时,也可能误转了谣言;在感动于灾难中的坚强和温暖故事时,或许会被虚假新闻所欺骗。

  地震是一面镜子,照出人情冷暖、生命无常;地震是一次考验,拷问社会,也拷问人心。善于学习的民族能从灾难中汲取新的智慧,大灾面前的个别乱象应该引起人们警惕。事实上,面对“杂音”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传播正能量,向消极情绪说不;理性表达支持,避免被误导;有序奉献爱心,帮忙不添乱。对那些蓄意违法牟私利者,还应当用法律的正义加以回应。

  我们相信一句老话:邪不压正。只要我们多些理性,加几分小心,就可以不让“杂音”干扰主旋律。灾难终会过去,爱心还在传递。中国人也会在一次次洗礼中,更加理性成熟负责任。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