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有米无锅”的尴尬

时间:2012-10-30 14:09   来源:中国青年报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有米无锅”,听起来像是故意刁难,但在公共生活中,却并不鲜见。

  眼下就有一个:“营养餐计划农村学校并非有米无锅”。这是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厨房建设研讨会”上透露的信息。教育部表示纳入“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营养餐计划”)的学校已全部“开餐”,近2600万农村学生吃上营养午餐。此外,由社会公益力量援建的农村学校厨房已超过1000个。(《新京报》10月29日)

  这个表态,主要针对的是目前社会上对“营养餐计划”“有米无锅”的争议。即,国家把营养膳食补助拨下去了,但不少地区农村学校食堂的硬件建设跟不上,没安“锅”设灶的食堂,有了买米的膳食补助,农村学校也难见炊烟升起。

  教育部此番表态,列出了专业权威数据,驳斥“有米无锅”论:去年,国务院已专门要求将学校食堂列为重点建设内容。2011年,中央财政已下拨100亿专门用于试点县的农村食堂建设,争取明年所有学校都能有一所食堂。教育部也承认,食堂毕竟是基建项目,从规划、立项到开建,再到使用需要时日。所以,“有米无锅”也是暂时的。

  当然,任何公共政策从研究论证到施行,都需要时日。这一点人人都理解。只是,人们也希望“有米无锅”的那段准备期,能控制在最短时间内。这就需要未雨绸缪,而不是在有了政令法规之后,相关执行部门仍然慵懒观望、推诿延宕。

  以营养餐计划为例,“特困地区学生每日营养补助餐费3元”,这是2011年10月26日中央政府网站的消息。从去年研讨出台到现在,正好一年。政策已定,拨款已出,若一年时间,却连试点部分食堂配套都还未完全竣工,公众难免会有疑问。

  校车问题也如此。《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已施行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在今年9月开学季,各地却纷纷爆出“多地幼儿园新校车上牌‘卡壳’”、“安全管理条例细则未定,原有校车过渡期限不明”等消息。

  好政策得到落实,才能让民众真正受惠,而得到落实的关键一点,就是政策制订要有前瞻性,要有配套设施,要尽可能避免“有米无锅”的被动。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