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等15个部门印发《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等5个配套文件,以确保学生“营养餐”计划能有效实施。实施细则规定,学生“营养餐”应以肉蛋奶为主要供餐内容,供餐模式应逐步以学校食堂供餐替代校外供餐,为确保食品安全,学校负责人应陪餐,餐费自理。(6月14日,新华网)
去年,民间发起的“免费午餐”公益活动引起了人们对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生吃饭和营养问题的关心。为此,国家推出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但是如何保证孩子们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成了各界广泛关心的热点话题。还记得两个月之前,河北卫视《百姓关注》栏目曝光的贵阳精英幼教集团下属的白云精英幼儿园,用霉烂的蔬菜、腐烂的皮蛋、发臭的猪肉、冒泡的地沟油给孩子们烹制“营养大餐”,致使部分孩子出现不适症状的事件,引发社会强烈反响,也引起了家长们对于校园食品安全的担忧。
为此,教育部等多部委为确保学生“营养餐”计划能有效实施,规定学校负责人应陪餐,餐费自理。关于“校长陪吃”,人民网就此展开了网络调查。截止18日10时,网络投票显示:有30.2%的人表示支持,认为校长以身作则才能有效管理;有21%的网民表示反对,认为形式大于内容,有做秀的嫌疑;47.7%的网民认为只是一纸空文,校长是否陪吃缺乏监督。显然,多数网民并不看好“校长陪吃”这一制度。
我们相信,“校长陪吃”的初衷和愿景是好的。然而,一项再好的政策,如果缺乏有效的落实和长期的坚持,最终都会沦为镜花水月、海市蜃楼。诚如“干部与矿工同下井”制度在实施之初,也曾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和拥护,然而在历次矿难中,我们却遍寻不到干部的身影,难免会让百姓失望。当前,各行各业一再推出各种名目繁多的“包保”制度,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自觉性和有效的外部监督,大多虎头蛇尾,草草收尾,最终大多在一片落实声中落了空。作为百姓,我们“不看广告看疗效”,一项制度只有实用性大于观赏性,才能赢得民心,才能取得实效。
校长陪吃是校园食品安全解颐之策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然而这却是基于当前食品安全大环境下的无奈之举,对于保障校园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校长陪吃,重点不在于“吃”的是什么,关键在于通过换位思考,激发管理者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作为管理者,只有身在其中,才能感同身受。通过这一顿免费午餐,孩子们要吃出“营养”,校长更要获得“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