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制度呵护普通人的善心

时间:2012-09-12 09:50   来源:齐鲁晚报

  近日,一位20岁的山东女孩刘慧丽,在山城重庆演绎了人性的美丽,用死去的生命唱响了灵魂的赞歌。

  刚踏进大学校门的刘慧丽,本有美好的前程和未来,却因为病魔的不期而至而匆匆结束,留下无尽的遗憾。她的父母深明大义,替她捐赠出了遗体和器官,以延续更多人的生命和希望,同时也让早逝的生命获得了“重生”。

  国内器官捐献之所以进展缓慢,一方面是制度不够完善,另一方面是传统的道德伦理难以突破。但是从刘慧丽的父母代女捐献来看,传统观念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刘慧丽的父母只是普普通通的农民,通常而言,他们最看重“入土为安”的传统,但刘慧丽的父母却能从挽救生命和成全他人的角度跨越传统观念的羁绊,这也是人性的流露和文明的召唤。

  刘慧丽父母的决定让我们看到,在面对死亡时,越来越多的人会做出更人性和更文明的选择。随着观念的改变,我们有理由相信,人体器官作为重要的医疗资源,其紧缺状况或将得到缓解。更多人将自愿捐献器官,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同时也给了其他人活下去的机会。这个时候,我们更希望器官捐献的相关制度能够完善,跟上民众观念改变的节奏。唯有用健全的制度去呵护民众的善心,这种善意才会源源不绝。像刘慧丽父母那样的大多数普通民众,其实并不缺乏奉献他人的爱心,只是有时候因得不到引导而被忽略。

  早逝的刘慧丽,通过捐献器官的方式向他人奉献了生命最后的价值,在她的父母看来,她也因此得以“重生”。面对她以及她家人的义举,我们除了感动,也应该反思自己对生命的认识。

  死去的躯体终将冷却,但成全他人的刘慧丽温暖了整个社会。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