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开车一年没有违章记录,就有可能得到一辆价值7万元左右的轿车。日前,浙江海宁市公安局举行新闻发布会称:从今年9月1日到明年8月31日,当地驾驶员若在一年时间里没有交通违法,就可参加首届守法驾驶人奖励活动,最幸运者可获轿车奖励。其它奖品有智能手机、无线宽带及话费充值等。(见8月24日《现代金报》)
这无疑是一种改变市民群众印象中交警只罚不奖“偏见”的管理新招。虽然就一个城市的机动车驾驶员总量来说,“零违章奖轿车”作为唯一的大奖,只是一种“聊胜于无”的巨奖诱惑,但我以为,奖励其实是次要的,而引导和促使驾驶者遵章守纪意识的不断提升,才是最终目的所在。
消息一经传开,坊间质疑不断,守法本就是公民责任,再去搞个“重奖”似有“降低要求”之嫌。然而,质疑可以不怕,兴致勃勃的市民百姓,最怕的还是这种耳目一新的“创新重奖”,到头来却看出太多的“演戏猫腻”。
何谓“演戏猫腻”?众所瞩目的焦点之一,当然首先是“轿车奖励”的将来花落谁家。尽管交管部门如今定出的规则,对“获奖对象”的资格与条件,有了十分明确的要求。然而,正所谓“规则是人订的”,只要监管不严、约束不力,现实中“监守自盗”的事情,人们实在也已看得太多。那么,“零违章奖轿车”又拿什么来取信于民:这部重奖的轿车,肯定不会成为“演戏道具”或“空头支票”呢?
“丑话”总是说在前头的好。在我看来,若想确保“零违章奖轿车”的高度可信,至少需要做好三方面的“保真文章”。一是中奖人资料的公开与透明,也即一旦宣称由谁中了“头彩”,获奖者的驾驶信息、身份信息、乃至是职业信息等等,都应接受公众的监督与检验;二是摇奖过程必须绝对公开公正,千万不要存在明显的疏漏和欠缺;三是这项活动既然由企业冠名支持,恐怕更得顾及“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自奖”之嫌,以可靠办法杜绝“虚假重奖”。
减少驾驶陋习,确保行车安全,构建文明、有序、和谐的交通环境,真的很需要浙江海宁那样“奖罚并举”的创新形式。既然“零违章奖轿车”已经先声夺人,还引得了广泛关注,也就更有理由将每个环节想深想透想周全,努力做到“把好事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