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摸石头愧对崛起的公民精神

时间:2012-04-19 10:08   来源:法制日报

  潘琦是一个平凡女生,但她的公民精神带给我们不少启迪。 

  其一,她寻找自己的角色定位,激活酣睡已久的公民意识。潘琦说,“这是我第一次正儿八经当公民,第一次明确自己的权利,也真地去行使权利。”我们每个人都是公民,但不少人忘记自己的身份,不敢质疑,也没有想到质疑公权力。潘琦认为,要表达意见,“先得整明白我们有没有权利去管种树这事”。她上网仔细阅读了宪法和《山东省行政决策程序》等文件,发现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都有“批评和建议的权利”。是的,也许碰到类似的事情,我们这些忘记质疑的人也应该复原自己的权利。 

  其二,潘琦不做空头的口号家,而是实际的行动者。和大多数人一样,她对耗资巨大的“增绿行动”颇为不满。不一样的是,她没有停留于愤怒,而是沉下去,走到街头、走到大草坪上、走到工人中间,去发现问题、去了解详情。潘琦说,“万一网上的图片是ps的,那我不是瞎愤怒瞎维权?网上说那40亿元都用到黑影里了,是不是真的呢?”每个人都会愤怒,但仅有愤怒还不够,还应该多一些求证意识、多一些实际行动的能力。 

  其三,温和而理性地行使权利,有理有节地表达观点。潘琦没有选择对抗,也没有选择居高临下。在与工人交流中,潘琦发现,“用平和平等的态度去对话,更能得到答案”。行使权利未必非要怒目金刚,也不一定非要破坏性对立。潘琦说,“我不是反对种树,但种树方案到底怎样确定的?种在海边到底合不合理?种的树到底能不能活?把草铲了再种好不好?”这种公民表达,温和却有力量;中肯而能服众。 

  应该说,潘琦是一个好样的公民,如果多一些这样的好公民,我们的城市显然会变得更美好、我们生存的空间显然会更宜人。 

  令人遗憾的是,现实中总不缺少好公民,但缺少善待公民的负责任部门。在公民潘琦与相关政府部门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看到了相关部门的傲慢与推诿。有句话人们常说,老百姓已经过河,他们还在摸石头。但公民越来越多,越来越用真诚、建设性的姿态以及可敬的行动推动社会进步,相关政府部门却还在摸石头,你们要摸到什么时候? 

  中央党校教授傅思明认为,依法行政强调公开透明行政,包括积极回应社会利益诉求。在施行一项公共政策时,政府必须向公众说明合法性、合理性和必要性,如果不大合理就不是依法行政。面对日渐兴盛的公民精神,面对越来越多的理性公民,相关部门不仅应该真诚回应,更应该依法行政、透明行政,否则这只会拖社会进步的后腿,也注定会引发民怨沸腾,透支公信力。 

编辑:樊玉娇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