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晚,湖北孝感一中高三(3)班学生集体在教室挂吊瓶,一张边打氨基酸补充能量边复习的照片,被传上微博后引起网友及媒体的强烈关注,一度被调侃为“史上最牛‘吊瓶班’”。据介绍,该校今年有近1300名学生参加高考,其中达到一本线者222人,达到二本线及以上者659人。遗憾的是,“吊瓶班”全班50多名学生中,无一人达到一本线。
“吊瓶班”无一人上一本的消息,一经传出,引来不少狂狼的笑声,有人讥讽道“挂吊瓶,考试当然会挂”,有人讥抨“可能是医院搞错了,吊的是地沟油”,更有人幸灾乐祸“活该”……这些冷漠的批判,让人听起来倍感刺耳。
“吊瓶班”无一人上一本,有其一定的客观原因。从报道可知,“吊瓶班”所在的孝感一中,在孝感市并非实力最强的中学,而孝感一中的高三年级分为快班和平行班,今年孝感一中考上一本的文科生皆出自快班,与快班相比,平行班学生的基础较差,无一人考上一本,较为正常。
“吊瓶班”的这些学子不该被嘲笑,他们是无辜的。青春如此残酷,高考竞争如此激烈,他们渴望命运好一点,有什么错?每个人都有追求梦想的权利,在追求梦想的途中补充点能量,哪怕这种方式是荒谬的、可叹的,旁观者也没有必要幸灾乐祸,居高临下地喷吐着优越的口水。如果“吊瓶班”有不少学子考上了一本,又能证明什么,难道靠吊水就能“吊”上一本?挂吊水没有考上一本,恰恰说明考上好大学不只需要输液,或者说输液不是最重要的,如此简单,而已。
反思“吊瓶班”无一人上一本,应该追问,当初学生为什么要挂吊水,学校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有专家称,打一瓶氨基酸跟吃一两个鸡蛋作用差不多,但是类似补充氨基酸和吸氧等项目就不能经常做,如果超量会产生副作用甚至中毒。这些基本的常识,学校知道与否,如果知道为何要组织学子挂吊水?好在校方已经反思,表示今后不会再集中组织学生打吊瓶。
“吊瓶班”无一人上一本,这不是“吊瓶班”的耻辱,学生不该被奚落,他们不是反面典型,应慰藉而不是二次伤害他们。“教育有病,学生打针”,不去指责应试教育的不合理,却抨击学生无知,何尝不是一种无知?学生集体挂吊水的图景背后,不正隐喻着底层渴望改变命运的集体焦虑吗?不正折射出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吗?不正映衬出我们的高考制度也该补充氨基酸吗?(石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