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大孝感论坛官方微博称,高考临近,湖北孝感一中惊现史上最刻苦“吊瓶班”,并配发图片引起网友热议。图片显示,教室内很多同学边打吊瓶边复习,场面颇为壮观。对此,孝感一中称,学生打的是补充能量的氨基酸。(5月6日长江商报)
“史上最刻苦吊瓶班”吊的不是氨基酸,是鸡血!高考状元榜是学校的兴奋剂,班级升学率是老师的强心针,而每一个考生的成绩都是家长的巨能钙。看到“吊瓶班”的奇观,耳际仿佛响起那酣畅淋漓的演讲——前不久,启东市汇龙中学一名中学生在3000多名师生众目睽睽之下的讨伐教育体制:“这种变味的教育,学了能有什么用呢?就是考上大学能如何?找到工作又如何……”“我们不是机器,即使是机器,学校也不该把我们当成追求升学率的工具!”然而,改革应试教育模式,牵涉到教育资源的均衡、高考与高等教育制度的配套改革、人才评价制度的更新升级,绝非慷慨陈辞所能奏效。倒是该就事论事,给“高考吊瓶班”把脉用药。
第一;这家中学办公室主任所称“国家规定每年给高考学生10元钱的氨基酸补贴”是真是假?笔者换了好几个关键词上网搜索,除了国家给贫困地区学生补助营养餐费用外,没有搜索到高考学生氨基酸补贴的相关信息。是确有规定,还是校方怕承认责任,拿“国家规定”当挡箭牌,这需要澄清,否则会引起一系列的误导。
第二;“高三吊瓶班”几乎是集体吊瓶,输液的安全性堪忧。给因冲刺迎考的考生补充氨基酸,家长是认可的,会觉得学校此举很具人性化。但是,大面积的输液吊水,学校医务室的硬件条件和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够用吗?尤其是在晚间为那么多的考生输液,万一忙中有乱,出了医疗事故怎么办?鉴此,当地卫生部门应闻讯而动,认真检查监督卫生和安全措施,对考生用药进行指导和干预。
第三;教室内灯火通明,半空中挂满吊瓶,课桌上堆满资料,同学们都在拼命。从这番场景中不难看出,学生迎考高度紧张,造成身体透支是普遍现象。熬垮了身体,别说高考时能出好的状态有点玄,即便考了好学校,革命的本钱欠账太多,亏空的可是一辈子的竞争力。靠学校来解决考生休息的问题,受利益主导不靠谱,必须由教育部门出面行政干预。教育部门应像交管部门强制长途客运驾驶员休息那样,强制考生休息。可出台硬性规定,将学生休息权视为“第一政绩”。不允许晚间补习,以保障学生的休息时间。教育部门要派员督查,发现问题,查处到校长,屡教不改的,摘校长的官帽,对负有责任的老师通报批评,扣发绩效工资。同时,引导家长首先要将自己的心态调整好,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高考集结号,身体最重要。(中国台湾网网友:梁江涛)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