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高考出分填报志愿的省市,28日开始填报高考志愿。对于部分落榜考生来说,除了复读之外,选择上民办高校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但是,民办高校良莠不齐的现象较为严重,虚假宣传、任意设置终止专业、违规收费等情形也时常发生,教育部门提示考生家长要谨慎选择。(6月28日中国广播网)
几乎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针对考生报考民办学校的提醒。提醒当然是善意的,但这善意听上去总让人不是滋味。难道只有民办高校在招生中有“虚假宣传”、“违规收费”?
事实上,这些行为在公办院校,甚至包括一本的名校中,也一定程度地存在着。仅仅只提醒考生注意选择民办学校,而不提醒考生谨慎选择公办学校、尤其是一些名校的招生行为,实质上将民办学校的招生置于不利境地。从某种程度说,这也是对民办高校的舆论歧视。
总体看来,当前的民办高校在招生中的表现,其实要远好于公办高校。民办高校没有可动用的政策资源,不能像北大、清华那些名校一样,利用国家资源、录取手段、招生政策抢生源,只能在市场中接受考生的挑选。另外,从教育部门查处的违规收费看,公办高校的违规收费也比民办学校要严重——因为民办学校十分清楚,一旦自己违规被发现,就可能面临政府部门减招、停招的处罚,这就让自身陷入生存的困境——它们不像公办院校,背后有政府部门做靠山,即便不招生也不愁没饭吃。
当前,我国高考录取中的最大问题,不是来自民办高校,而是来自一些名校利用招生特权,不顾规则地“抢生源”。比如,北大和清华等高校,除了在自主招生中,可以预先“圈定”一批学生,还可以在高考录取中,从教育考试部门那里第一时间获得考生的信息,给学生发所谓的“预录取”通知。同样这些行为,如果出现在民办高校,就会被舆论批评为违规、招生诈骗,也会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
再就是,公办高校的“虚假宣传”,也并不少,比如,有高校号称本校有多少院士,其实这其中有不少院士最多在学校兼职挂名而已;有高校称自己在某个大学排行榜中位列几位,事实上,这一大学排行榜本身就没有公信力,而且,这个学校的“名次”还说不定是花钱买来的。可是,对于这些“虚假宣传”,鲜有媒体关注。倒是没有“背景”的民办高校,却被舆论盯得甚紧。
笔者并不反对对民办高校的招生进行监督,但只针对民办高校,却任公办高校胡乱作为,这不是只拍苍蝇,不打老虎吗?
这种学校间不平等的竞争,正是导致我国教育质量难以提高,教育发展受困的根本原因。首先,由于学校间的地位不平等,民办学校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公办名校可以用特权正大光明违规抢生源,民办高校则要么等待“慢慢死亡”,要么搞一些招生小动作,某种程度说,民办高校的虚假宣传,是应对招生特权的“副产品”。他们的行为相对于公办名校来说,只是小巫见大巫。
其次,由于公办名校拥有各种制度、资源优势,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极为不均衡,这导致受教育者的选择十分狭窄。很多考生选择民办高校,完全是出于无奈。只有在自己的考分无法进入一本、二本学校之后,才考虑选择三本的民办院校和放在最后招生的高职高专。换句话说,民办高校生活在高等教育的最低端。
对于利用民间资金举办的民办高校,我国政府和社会舆论应该善待。首先,应该消除对民办高校的歧视,包括政策性歧视和舆论歧视。教育部日前印发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重申明晰了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的相关政策。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落实民办学校招生、办学的自主权,落实民办学校教师待遇,保障民办学校学生权益。希望这一《意见》能得以切实实施。
其中,民办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办学自主权尤为重要。舆论指责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随意,但其实,这些专业的设置,并不是由这些学校自主设置的。因为按照我国高等教育的管理规定,高校设置专业,是要报审批的,所以,很多高校设置专业,不会考虑社会需求,不会经过周密论证,而会重点关注怎样打动审批部门。只有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才能让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的办学定位,自主设置适合本校特点的专业,从而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其次,民办学校自身也要重视质量建设。毋庸讳言,我国民办高校已经走过了靠规模维持生存的时代,接下来必须走质量发展之路。随着生源数的减少,以前靠规模发展的民办高校,将面临破产关门的危机。在这个时候,如果民办高校还想着怎样忽悠考生,而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诚对待每位考生,将与得过且过的“寒号鸟”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