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不能缺主角

时间:2012-06-19 10:20   来源:解放日报

  最近,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提出,该校75周年校庆的理念是 “以学术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校友为中心”。现在人们讨论何谓一流大学,常常忽略了一个主角——学生。

  首先,创办一流大学必须以学生为本,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现行的应试教育存在弊端已是不争的事实,一些从学校毕业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社会。海外一些大学非常重视通识教育,学校规范通识课程,统一大纲,做课程设计,重点在基本素养方面培养学生,由专门的教师授课,形成检测机制。一流大学占用了国家的优质资源,理应培养出社会精英。这几年一些学校将关注点放在如盖楼、圈地等方面,投入到学生身上却很有限。因此,必须转换教育投入的思路,完善教育的内源性发展,紧紧围绕学生,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其次,创办一流大学要创新教育体制和机制。不可否认,现有的教育体制机制埋没了一些人才,对此大学理应有所担当和作为。资料上记载: 1930年臧克家报考青岛大学,语文科目考试的题目是 《杂感》,他只写了三句话 “人生永远追寻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连标点在内, 30个字,一向判分严格的闻一多给了他98分,臧克家的数学考了零分,闻一多力排众议破格录取了他,社会才有了这位大师。类似的情况还有钱钟书考清华数学只得15分,罗家伦校长破格录取了他;吴晗报考北大,数学零分,不予录取,被清华破格录取。 1917年,北大有一群教授:梁漱溟, 25岁;胡适, 27岁;刘半农, 27岁;刘文典, 27岁;林损, 27岁;周作人, 33岁;陈独秀, 39岁;朱希祖, 39岁……校长是蔡元培, 50岁。最年轻的是画法研究会导师,徐悲鸿, 23岁。如果我们一流大学能有这方面的创新作为,将是实至名归。

  最后,创办一流大学要提倡“大学精神”。如果大学只注重物质,忽视和轻视精神,这是对文化的亵渎,对教育的不负责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师和研究员只有386名, 2005年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2172人。教师不多,学生也不多,不叫大学,而是一直叫学院。但是一直很有名,成绩也斐然。建校至今,出了32个诺贝尔奖得主,我国有名的科学家周培源、赵忠尧、谈家桢、钱学森,都是该校毕业的博士。

  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我们往往只是看楼盖了多少,学生收了多少,上级领导表彰了多少。这也许是我们对 “大学精神”理解不够深刻。 “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文明成果,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面临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建设 “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大学精神是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大学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对大学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上任何一所知名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大学精神,这不仅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也是大学魅力之所在,更是大学持续发展的动力。在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在大学之间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大学精神的塑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总之,大学应该把培养人作为第一要义。真诚希望我们的大学能不辱使命。(文/谢京辉 上海社科院副院长)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