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账本公开,算是公共议程里的“老话题”了。尽管2011年国务院就要求,各地方政府比照中央做法公开,可遗憾的是,财政透明度现状迄今还很“寒碜”。近日,清华大学《中国市级政府财政透明度研究》报告发布。报告称,国内81个市政府,财政透明度及格仅7个,及格率为8.6%。成都、北京、上海等,在透明度较高之列。在财政公开信息中,政府更愿公开预算而非决算。
“8.6%的及格率”,以直观数据映照了时下财政公开的缓滞、低效。在财政透明度的“考卷”上,多数城市分数惨淡,吝啬的公开举措与炙热的百姓期待,形成落差。在此语境下,成都、北京等地无疑树起了良性标杆。
在开放已成时代关键词的今天,财政透明渐成社会共识。把财政账本置于“透明玻璃”下的意义指向,与打造“阳光政府”的内在逻辑一脉相承,也链接着公权节制、接受监督的现实命题。将财政账单的“密室操作”烙印抹去,契合公众的一贯期盼。可一纸报告,却抖露出地方政府财政公开上的积弊:公开步伐缓慢,“捂盖子”仍是不少政府的默契举动;即便迈出公开步子,也是“选择性”的,只晒预算、不谈决算……
财政透明度低,由来已久,而该报告是对民众感触的再度印证。实质上,财政公开中的沉疴,是新闻呈现里的“常客”:某些地方,对财政账本或讳莫如深,或虚报假报,或太过粗线条,让人看不懂。与之对应的,总是民众怅落的表情。公众固然没奢望,财政公开会“一步到位”,但会期望它能循序推进。就如四川省,在今年3月首度公开了“三公账单”,勾画了三公消费的去向图,虽说仍有瑕疵,但其形式内涵和开拓性价值,获得普遍认同。
摊开财政账本,阵痛总是难免的:财政结构失序,运作乏善,当这一旦暴露于众目下,势必招致舆论鞭挞。正因这点,虽说“财政公开”的理儿谁都懂得,但坎却不易迈过。原地踏步,抑或敷衍了事,固然让民众“审丑疲劳”;倘若顺应趋势,不完美的公开,却可能会引致“徒具观赏意义”等非议。相形之下,决策者当然宁肯遮掩,也不愿“裸泳”——某种程度上,不公开是免于外界冲刷和舆论压力的上选。
“公开有风险,遮掩更保险”的短视化权衡,阻滞了政府的现代化转型,也稀释了民众的期许。能否刮骨疗毒,考量着政府的前瞻眼光和治理智慧。在财政公开的“赛道”上,其实不乏“排头兵”。在此次的研究报告中,成都等7城市及格,也成了“黯淡图谱中的亮点”,就显露了直面监督的勇气。不少网民对此支持:财政公开,你大胆地往前走!这种政治自觉,也为其他地方提供了镜鉴。
不识财政真面目,只缘身在“滞后观念”中。成都等厉行财政公开,也为政府转型创造了契机。打破利益掣肘的关键,就在于矫正“错误的偏执”。只有财政公开了,才能对接民众的监督欲,在公共话语场里循环播放的那首歌——“财政要透明”,才会消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