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对2009年的台湾经济与两岸经济关系发展产生明显影响。台湾经济在历史低谷中逐步趋稳,两岸经济关系在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下不断取得突破,并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台湾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严重,复苏缓慢
台湾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严重。失业率创下历史最高,8月以来突破6%。经济增长出现60年来最严重衰退,台当局预计全年经济增长率-2.53%,受冲击程度比香港(-2.5%)、新加坡(-2.1%)、韩国(0.1%)更深,内需与外需都出现严重衰退。其中,民间投资萎缩26.76%,出、进口分别大幅衰退20.33%和27.74%。台湾经济第1季跌至谷底后,第2季起经济降幅开始减小,并有望在第4季转为6.89%的正增长,但复苏速度在“亚洲四小龙”中仍是最慢的。预计全年台湾实际GDP为3740亿美元,人均GNP约为16280美元。
对于台湾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的原因,除台湾较高的外贸依存度(120%)易受外部因素影响外,台湾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与产值结构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是重要原因。
首先是产业结构问题。目前台湾经济已经进入后工业化阶段,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近3/4,本应替代制造业扮演拉动经济增长的龙头角色,但因台湾服务业竞争力不强,加上过去民进党当局对两岸经贸限制措施,使其无法通过拓展大陆市场获得新的空间,一直以内需为导向,在岛内发展潜力有限。与制造业相比,台湾服务业的特点是:低实质成长、低投资比例、低劳动投入、低研发投入、低国际竞争力、低产业关联度,只在名义上拥有高利润及高GDP比重。因此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台湾服务业无法充当扩大内需的主导产业。鉴于台湾对外投资的70%以上在大陆,其中绝大部分是制造业企业,台湾服务业也需要跟随服务对象拓展经营领域,增强自身实力。
其次是产品结构问题。台湾经济过度依赖半导体、面板等少数产业,其产品出口占总出口的40%左右,占民间投资的近70%。此次金融危机与全球半导体、面板产业的周期性衰退发生共振,对台湾经济影响更大。由于制造业的明星产品单一,台湾产品出口竞争力近年出现下降势头,2000-2008年,台湾产品在美国市场占有率从3.43%降至1.71%,在大陆的市场占有率从11.2%降至9.3%。与大陆进行产业合作有利于台湾企业产品多元化与竞争力提升。
最后是产值结构问题。在产品价值链生产的“微笑曲线”中,台湾企业仍多集中在利润较低的加工制造环节,较少涉入高利润的研发与销售环节。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台湾制造业缺乏自有品牌、核心技术与销售渠道、仍以代工为主的生产模式弊端暴露无遗。危机爆发后,金融去杠杆化使台湾厂商上游客户资金失血,订单急剧下降甚至中断。台湾面板、内存(DRAM)厂商产能利用率降至30-40%左右,而韩国三星等拥有自主品牌及下游产业链的厂商,面板产品产能利用率一直维持在80%上下。
二、两岸经贸往来规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两岸经贸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严重,两岸统计数据均表明两岸经贸往来的规模出现明显衰退。据大陆统计,2009年前3季两岸贸易额为736.3亿美元,同比减少29.7%;大陆对台出、进口分别为139.2亿美元和597.1亿美元,同比减少31.6%和29.2%。同期实际使用台资12.9亿美元,同比下降11.2%。据台湾统计,前10月两岸贸易额萎缩27%,核准台商大陆投资额出现-44.7%的近年来最大降幅。
两岸经贸往来受冲击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台湾对大陆投资以加工贸易为主,迄今仍超过60%,而以大陆市场为最终市场的一般贸易比重偏低。加工贸易的特点是:当国际金融危机使欧美市场订单减少时,台商会大量减少在大陆的生产制造,由此导致两岸贸易和投资额的迅速下降。所幸这种情况正在改善,2009年大陆已取代美国成为台湾外销订单的最大来源地,二者所占台湾外销订单比重分别为26.8%和21.4%。
三、两岸经济关系不断取得实质性突破
在两岸经贸往来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同时,两岸经济关系不断取得进展,成果丰硕,前所未有。
一是实现定期航班,两岸通航完成正常化。两岸“三通”呼吁了30年,其中直接双向通航与两岸民众交往密切相关,最受关注。自2003年开通两岸春节包机后,经过包机节日化、周末化和常态化,终于在两岸两会4月26日签署“海峡两岸空运补充协议”后,于8月31日实现定期航班。
二是两岸实现双向投资。在两岸双向通航与通邮均取得重大进展的背景下,要求台湾当局开放大陆企业赴台投资、改变长期以来只能台商赴大陆投资的单向通商局面的呼声日渐高涨。6月30日,台湾当局宣布开放陆资投资192项岛内产业,两岸终于实现双向投资的正常格局。
三是两岸互相开放金融市场。在两岸贸易、投资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金融市场互不开放成为制约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的瓶颈问题。11月16日,两岸银行、证券及期货、保险业监管合作备忘录的顺利签署,标志着两岸金融监管机构将据此建立监管合作机制,为进一步深化两岸金融业交流与合作创造了积极条件,预示着两岸金融合作将进入实质阶段,有利于促进两岸金融业的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大陆台资企业的融资环境。
四是大陆赴台游客快速增长。怀着对祖国宝岛的深厚感情与好奇,大陆赴台游客数量不断攀升,目前已成为岛内第二大客源,年增长率200%,预计明年将超过日本游客成为台湾第一大旅游客源。
五是两岸股市联动性增强。以前台湾股指与美国纳斯达克指数及日经指数呈现高拟合度,基本上同涨同跌。但近年来,随着两岸经济融合程度深化,台湾上市公司在大陆投资迅速增多,台上市公司业绩与大陆经济关联度不断增强,台股与大陆A股走势关联度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岛内投资者开始参考大陆股市动向进行操作,2009年这一现象更为明显,台股与大陆A股相关系数比台美股市高出一倍。
六是大陆组团赴台采购刺激台湾景气回升。2009年大陆前所未有地组织了总额约200亿美元的大规模多批次赴台采购,直接促成台外贸跌幅收窄,走出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阴影。
七是大陆扩大内需方案积极开放台商及台湾产品参与取得成效。“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一系列政策均将台商纳入其中,带动了台资企业面板、IC、主机板以及其它电子零组件产品在大陆的销售。其中“家电下乡”方案实施过程中60%的面板由台商提供,对帮助台湾相关产业走出低谷发挥了重要作用。
八是大陆积极呼应台湾当局提出的两岸产业搭桥专案,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制与平台,初步形成了有规划指导、有政策支持、有产学研一起参与的新型产业合作,并取得积极成效。据台经济主管部门统计,2009年两岸举办了10场搭桥会议,“两岸产业搭桥专案”已签订了43项合作意向书,包括太阳光电、中草药、车载资通讯等产业。
九是两岸着手研究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并取得积极成果,两岸经济关系沿着正常化、制度化、机制化的轨道稳步发展。
两岸经济关系不断取得实质性突破的最重要原因在于两岸政治互信的初步建立和逐步加深。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国民党在岛内重新执政后,两岸重新具有对话协商的政治基础,为恢复两会商谈创造了有利条件。本着“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精神,两岸携手互助,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并取得重要成果,不断迈出历史性步伐。
四、两岸经济关系发展对两岸关系起到积极影响
展望未来,两岸经济关系将会继续向前发展,两岸经济优势互补的效果会持续增强。祖国大陆作为全球最有潜力的市场,将为台湾经济发展提供巨大的机遇和想象空间。同时,大陆作为台湾的“利益制造者”的角色将日益显著,两岸经济命运共同体正逐渐形成。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同时,也会对两岸关系的改善起到积极作用。
两岸经济关系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两岸民众的相互理解与信任也在增强。其一,台湾民众认为大陆政府不友善的比重在下降。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所作的定期民调结果显示:台湾民众认为大陆政府对台湾当局不友善的比重由2004年7月的70.4%下降为2009年9月的45.1%;台湾民众认为大陆政府对台湾民众不友善的比重由2004年7月的48.7%下降为2009年9月的38.7%。
其二,台湾民心指数对两岸关系乐观程度在上升。台湾《远见》杂志自2006年6月起每月发布“台湾民心指数”调查结果,其中反映岛内民众心理的“两岸关系缓和指数”有明显提升,由2006年10月的51.2上升至2009年10月的61.2。
其三,两岸民众对对岸领导人的好感度在上升。台湾《远见》杂志近年来的连续民调表明,台湾民众对国家主席胡锦涛的好感度在上升,有好感的民众比例由2005年6月的不到20%上升至2009年6月的30.4%;而没好感的民众比例则由2005年6月的接近60%下降至2009年6月的44.2%。大陆民众对台湾领导人的好感也发生巨大变化。2004年11月,87%的大陆民众对台湾领导人陈水扁表示气愤;2009年6月,71.5%的大陆民众对台湾领导人马英九有好感,没好感的只有15.2%。
总的来看,两岸经济关系正向好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势头有利于台湾经济走出困境并不断提升竞争力,有利于增进台湾同胞福祉,有利于促进两岸交流与合作,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也有利于维护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本文作者朱磊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经济研究室主任 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