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意外险因其“低成本、低赔付”成为不少非法代理机构谋求暴利的工具。保监会近期连续查处销售航意险假保单的中介机构和冒牌保险公司,这让本来就充满争议的航意险又成为焦点。
高利润成造假动机
航意险从1998年开始都一直按照统一定价的路线行走:从最初的保费20元、保额20万元,到后来的保费20元、保额40万元。直到2007年9月,保监会废止了航意险的行业指导性条款,将航意险产品开发权和定价权完全交给保险公司。但从该规定实施至今,传统航意险并没有出现多大的创新,价格也没有明显的松动。
据悉,航意险存在造假的根本原因是其特殊的销售渠道和高额利润。“航意险基本都是通过中介代理销售的,中间环节过多有了议价的空间,也使得相应的监管难以到位。此外,航意险的出险概率非常低,低理赔更容易导致制假出现。”上海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钟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知情人士透露,非法印制一张航意险保单的成本不超过一两元,而销售面值一般为20元。而民航总局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国旅客运输量为1.92亿人次,倘若以20元面值、30%的旅客购买航意险计算,其保费收入就达到11.5亿元。
假保单的主要形式
根据上海保险同业公会的统计信息,目前上海市场上有航意险业务收入的寿险公司只有太平人寿,产险公司只有人保、大地和中银,且内部业务占比都很小。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所谓市场上的“航意险假保单”主要是指私印保单。有的保险公司或兼业代理机构甚至个人私自印制保单,低价向航空销售代理企业批量销售,甚至还提供仿冒的保险销售网站系统。也有的代理机构未将客户的保单信息录入和上传,致使保险公司的承保系统内没有客户信息,一旦出险很有可能成为“空头支票”。根据中航协披露的信息显示,市场上的无效航意险还包括过期保单和异地保单等,由于航意险本身保障期限短,很少进入理赔领域,客户一般难以察觉。 真假保单如何辨识 专家指出,虽然如今的航意险假保单越做越真,但仔细分辨仍可发现端倪。比如,对于私印的假保单,其保单号、发票号都为后期机打的,并非与保单同时印刷而成,且保险期限和保险生效时间都过于笼统。真保单上的保险生效时间,应该和机票相挂钩,精确到起止的年月日分,而假保单则只有起始的年月日。真保单的背面应该显著印有保险公司的服务电话、网址,可以进行保单的查询及核对,而假保单一般没有这些细节。 消费者购买到航意险后,应核对个人信息,查看是否有流水号、保单号、保险生效时间、保险期间、保险金额等内容,注意购买的是哪家保险公司的保单,查看保单上是否印有该保险公司的客服电话。若有疑问可通过到保险公司网点、拨打客服电话或网上查询等方式核实保单的真伪。 在选择购买渠道方面,消费者最好是通过保险公司的营业网点或具有保险监管部门核发的兼业代理资质的保险中介机构购买,要注意查验业务人员的工作证件或个人代理人资格证件。一旦发现保单印章模糊不清或者地址、电话等承保要素不全的,务必在缴费前要进行电话查询确认。当然,客户同样可以选择各类短期交通意外险替代传统的航意险,如不少卡式意外险,涵盖航空意外的保障,且生效时间可以自行开通,保障范围相应更广一些。(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