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将美元充当国际货币所引发的问题进一步暴露出来,也在全世界引发了改革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
SDR:解决“特里芬难题”的最佳答案?
“特里芬难题”是指,任何一国的货币如果充当国际货币,则必然在货币的币值稳定方面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各国持有国际货币增加,这就必然要求该国通过国际收支逆差来实现、进而带来该货币的贬值。另一方面,该货币作为国际货币,必须能够维持其货币币值稳定,而不能持续逆差。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首席顾问、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前主席沈联涛认为,如果全球使用某单一货币为主导货币,就需要一个全球性的中央银行,同时需要一个全球性的金融监管部门,但是现在世界上不仅没有单一的全球监管部门,也不可能轻易地在全球货币政策上达成一致意见。
沈联涛进一步表示,对于国际货币的问题,当前4-5个主要的货币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情况不会改变。
在3月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撰文提出,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4月初G20峰会,也同意将IMF的资金规模由目前的2500亿美元增加到7500亿美元,同时还同意IMF增发2500亿美元特别提款权(SDR)分配给各成员国。
美国斯坦福大学威廉·依贝尔国际经济学教授罗纳德·麦金农表示,IMF并没有一个独立的权力来确定SDR潜在货币的购买力,无法确定每个国家的购买力。“IMF增发的2500亿美元SDR可以作为一个救火资金,让IMF增加其贷款能力,这只是第一步;单一的一个中央银行没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建立“过剩货币”的监控机制
此次金融危机对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冲击显而易见。为避免未来在此出现危机、也满足新兴经济体对于提升在国际货币体系中话语权的要求,与会嘉宾也对现有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出各种建议。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金融系主任潘英丽说,根据上世纪凯恩斯给国际货币体系做规划的时候提出“稀缺货币”的概念所得到的灵感,她提出了“过剩货币”的概念。过剩货币,指实际上使得世界经济的不平衡达到难以维持的水平,造成这个难以维持水平的主要原因是一个国际货币的过度供给。
“金融危机的因果链来看,主要还是与美元本位制有关。美国通过货币发行可以获得便宜的、甚至不需成本的国际购买力,这在某种程度上会诱惑美国出现货币扩张的内在冲动、进而导致其经常项目逆差、产生不平衡,进而带来美元回流、美国有毒资产泛滥,泡沫太大、导致危机发生。”潘英丽说。
她建议,应该引入对过剩货币的监控和预警,也就是说,当世界经济不平衡占全球GDP比重达到3%-4%的时候,IMF或某一国际组织应当发出警告和预警;当上述比例超过4%,这种国际货币的发行国、其央行、以及国际组织等应当实施联合干预和协调。
麦金农则表示,在不确定的将来没有人可以预计会发生什么,但是在整个世界信任度的严重衰退、美元继续贬值等趋势下,中国、美国两大经济体如果能够将其汇率稳定,就能起到“船锚”的作用、稳定经济,也遏制其他国家货币响应贬值的步伐。
渣打银行亚洲区首席执行总裁白承睿则建议,实现一个新的全球货币体系,需要解决两个问题,即,西方金融体系系统性的崩溃,以及全球经济不平衡的本质。金融体系需要进行修理,需要一个监管架构、合适的风险管理机制、以及流动性合适的管理运营机制。记者 石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