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新的发展空间在哪里

2012-12-14 13:40     来源:金融时报     编辑:范乐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总体上仍处于结构调整阶段,这一过程将进一步释放增长的潜力。但同时,依靠投资拉动的高增长将不再延续,中国经济将进入中速增长期。

  “当前银行业所依存的大环境正在发生两个重大变化,一是经济进入中速增长期,二是利率市场化加速和金融脱媒日益显著。银行的业绩离不开经营环境,经营环境的变化在短期内影响银行业绩,长期则决定着银行的转型,只有转型成功才能生存下去。”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兼职教授赵庆明认为。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银行业的经营模式和利润收入将受到怎样的影响?银行业又该如何根据经济运行规律和结构变化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加快转型步伐,寻求新的市场发展空间?

  信贷需求降低盈利增长放缓

  业内专家的普遍共识是,受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放缓、国内内生增长动力仍需增强、经济趋稳基础尚不牢固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将经历一个阶段性放缓过程。

  “增长放缓会抑制贷款需求,企业的经营状况也会下滑,银行靠存贷利差收入为主的经营模式会受到挑战,同时对信贷资产的风险管理要求也更高。而随着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企业的融资渠道更宽,优质客户的议价能力也更强,将进一步压缩存贷利差的空间。”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许文兵表示。

  得益于制度红利、人口红利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红利,过去10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速达到10.7%。与此同时,中国银行业也实现了快速发展。

  “2002年,中国GDP为120332.7亿元,2011年为472882亿元,按现价与现价比增长了2.93倍,年均增速为16.42%;同期,按照央行《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收支表》,资金总额由176787.53亿元,增加到697965.18亿元,增长了2.948倍,年均增速为16.48%。全社会银行业金融资产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基本一致。”赵庆明认为。

  未来经济增速趋缓,宏观经济对银行资产增长的支撑作用将减弱。

  “资产规模的增长主因是经济规模的成长。根据过去的银行业资产规模的成长速度为GDP年均增速和通胀率之和,那么按照未来中国年均增速8%和通胀年均3%计算,未来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的成长速度将由此前的16.5%回落到11.0%左右,增速回落约为三分之一。”赵庆明认为。

  具体来看,受国外需求疲软的影响,与出口联系紧密的企业信贷需求将受到抑制;受宏观调控影响,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将收缩。

  信贷增长回归常态有利于银行控制资产质量,降低信贷风险,也有利于促进银行优化资源配置,改善信贷结构。但是,信贷资产当前仍是驱动银行净利润增长最稳定、最主要因素,信贷增速下降就意味着银行盈利增长将放缓。

  标准普尔近期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亦指出:企业违约上升,净息差收窄,内银信贷增长面临下行趋势;而环球及内地经济放缓,将令银行资产负债表受损,盈利能力受到压力加剧。

  “未来中国银行业的利润增幅相较此前的年均30%会大幅回落。”赵庆明认为,在经济增速回落、利率市场化、股改红利基本消失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银行高利润增长将难以持续。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