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纲:扩大内需关键在于解决收入结构失调

2009-07-08 09:34     来源:经济参考报     编辑:肖燕
  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还在恶化过程中,大家也在想很多短期的、眼前的事情。但是危机既然已经爆发了,现在重要的是想想危机过去以后用什么样的体制和政策来防范危机的事情。本文讲三个方面的长远问题。

  全球化、市场化的基本趋势不会改变

  当今世界上发生的事情首先就是市场经济又出了大的危机,而且是全球性的危机,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占统治地位的“中心国家”出了问题,世界金融货币体系的问题暴露了,面临着改革的呼声。但是,从长远看,虽然变化一定会有,但也有着一些不变的、或近期内还不会发生大的变化的趋势。概括说来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市场化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因为这次危机改变。说到底,是现在我们还想不出来一个能够替代市场机制的新的、更好的机制。人类已经做了多种尝试,但市场经济迄今为止作为一个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性的机制,仍然比我们能设想出来的其他机制要好一些。危机的发生,其实是人的本性使然,第一是因为人的贪婪。贪婪是贬义词,相应的褒义词是“最大化”,收入越大越好。这也是人类进步的动力;第二是因为人们的知识和信息是有限的,预期是会犯错误的。也许危机当中会有新的理论出现,创造出新的制度,但是如果没有,市场化仍然是趋势。市场制度本身当然也需要不断改革与调整,市场需要监管,市场需要宏观调控。有些也不是什么新的东西,理论以前早就提出来了,只是在前面的金融泡沫中被人们忘记了。现在大家说想起马克思、想起凯恩斯了。历史上一次一次的危机对人们的教训其实有许多已经在市场经济的理论中建立起来了。现在不过是回过头来重温这些教训的时候了。

  第二,全球化的趋势不会变。也许全球化在这个阶段会出现曲折,会有更多的保护主义,特别是发达国家,现在对全球化的兴趣大减,因为看到了可能带给它们的挑战,而不仅仅是利益。但是,发达国家的基本利益还是要搞全球化,说到底是因为无论如何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总是占优势的,只是由于不像20世纪80年代、90年代那样全球化对他们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只有收益没有风险,结果是它们变得盲目疯狂。现在他们的疯狂搞出了金融危机,国内矛盾加大,会使它们暂时对全球化的热情有所减少,保护主义有所抬头。这些当然是我们要面对的现实,但是全球化的趋势不会改。而且,最重要的是,我们在这个发展阶段已经成为全球化的受益者,我们需要推动全球化的发展,不要让它倒退。这是还要在国际上争取的事情。

  第三,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占主导的基本格局还不会变。这么大的一个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一定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世界经济的结构。我们做得好,最先走出低谷,世界的结构就变化得更大一点。但是,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在我们的3000美元人均GDP与他们的4-5万美元人均GDP之间的差距不是短期内能够缩短的。我们今天“救”不了世界,危机过去,也还不占主导地位。也不要低估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愈合伤口、从危机中恢复过来的能力,不要低估长期以来他们在科学技术方面的优势。我们确实需要从现在开始更多地学习积极主动地(而不是消极被动地)参与国际事务,但解决我们国内的这些发展中的矛盾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我们头等大事。

  第四,以美元为主要储备货币的货币体系,短期内也不会发生大的改变。多元化当然正在形成,其他货币比如欧元对美元的竞争在出现,但是美元的霸主地位短期内也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欧洲人由于也要多发债来解救危机,欧元的地位相对反倒被削弱了。而人民币还不能自由兑换,我们的资本市场还没有开放,人民币成为有竞争性的世界货币之一的前景不是不存在,但那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