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人士:农村金融由冷转热的背后

2009-05-04 09:4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肖燕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近年来,随着中央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建立,各个方面对“三农”工作予以高度重视。曾经一度遭受冷落的农村金融服务开始火热起来。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各家银行纷纷撤点裁员,收缩农村战线,农村金融市场出现了较长时期的低迷。然而近年来,传统涉农金融机构开始强化农村金融业务,一些具有战略眼光的金融机构,避开已经过度竞争的“红海”市场,把注意力投向极具增长潜力的农村“蓝海”市场,国内资本投资农村金融市场的热情也逐步高涨。除了中资银行,外资银行也争先恐后进入农村市场。汇丰银行湖北随州村镇银行成为我国首家外资村镇银行。短短几年时间里,农村金融市场由冷转热,俨然成为一片新的热土,究竟个中原因何在?梳理起来,不外乎如下几条:

    第一、农村商业金融市场具有的巨大潜力,必然吸引金融机构的战略眼光。“三农”和县域经济的发展自然衍生出巨大的金融服务需求。仅农村城镇化一项就有着巨大的市场,权威部门预计,未来10年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在1.53万亿元到4.41万亿元,其中贷款需求在4000亿元到1.1万亿元之间,贷款领域主要集中在通信设施、道路、自来水、住宅、市政建设、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必然吸引更多的农民进入非农产业,有利于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这也为商业银行拓展信贷、贸易融资、电子银行、银行卡等对公对私金融业务,创造了一个新的市场空间。

    第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日益优化,有利于降低农村金融业务的成本和风险。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正在发生明显变化,很多地方政府把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作为一项重要职责,为地方金融健康发展提供了必要保障,各地配合监管部门做好金融风险处置工作,积极防范和处置农村信用社的金融风险,严厉打击逃废金融债权,维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金融犯罪行为,净化金融环境,大力推进信用市县、信用乡镇建设,倡导诚信文化。

    第三、国家政策的鼓励引导增强了农村金融业务的吸引力。农村金融作为比较效益相对较低的领域,国家的扶持政策对其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监管政策上,农村金融机构在最低注册资本、存款准备金、资本充足率等方面有着比商业银行更低的要求;在股权结构、利率和经营范围等方面,也有一些有别于商业银行的特殊规定;在货币政策上,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享受有差别的存款准备金率;在财税政策上,国家对农村信用社的所得税和营业税给予了一定期限的优惠。

    第四、国际成功经验的示范效应增强了农村金融机构的信心。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尤努斯掀起了一股农村金融的热潮。此外,孟加拉的格莱珉银行、印尼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泰国农业和农业合作社银行、拉美加勒比地区的各家小额信贷机构,也纷纷成为研究和效仿的样本。

    第五、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强化驱动商业银行投身农村市场。近年来,在我国金融行业,承担社会责任开始成为共识。很多商业银行都将服务农村客户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一大途径,支持“三农”已经成为金融机构共同的社会责任。

    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使广大农村日益成为一个相当诱人的金融服务潜在市场。在金融危机形势下,国家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农村的投入是重点之一。国家采取的机电下乡、对汽车购买补贴等政策也带动起农村市场的活跃。未来农村市场一定是经济增长的亮点。同样,与之相适应的农村金融服务也大有可为。当前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程度远远低于城市地区,农村金融目前仍然是我国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这也反过来表明,农村金融市场远未饱和,市场空间极其广阔。(董玉华 作者为中国农业银行总行战略管理部副总经理、经济学博士)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