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改重启以来,人民币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有升有降,最高6.7685,最低6.8275,双向波动走势明显。进入8月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连续多日小幅震荡之后,8月12日,人民币大幅贬值247个基点,兑美元中间价从上一个交易日的6.7768贬至6.8015。次日,又继续贬值20个基点,从而创下了一周内的贬值几乎回吐了今年汇改以来大半升值幅度的记录。可以说,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双向波动态势已经形成,人民币升值预期弱化。
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对我国具有重要影响。首先,这意味着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真正回归到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其次,这也是促进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优化的根本要求,可以更好发挥汇率浮动的资源配置作用,灵活调节内外部比价,引导资源向服务业等内需部门配置,推动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再次,可以提高我国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有助于提高宏观调控的主动性,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抑制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降低宏观经济运行风险。
无疑,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会增大汇率风险。汇率的波动往往会较大程度偏离真实经济基本面,给国内的宏观经济稳定以及金融市场安全带来冲击。
就说8月中旬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人意料地连续贬值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11.1%,海关总署公布的中国贸易数据显示,7月中国贸易顺差为287亿美元,为18个月以来的最高点,连续三个月贸易顺差维持高位。虽然仅以短期的贸易情况看汇率有失偏颇,但如果以经济增速和“实现国际收支大体平衡”为基础的话,人民币汇率仿佛更应该升值,而非贬值。然而,过去一段时期以来,美国公布的经济数据延续了此前暗淡的表现,而欧洲时好时坏的各项经济数据同样无法对市场提供任何信心的支撑。因此,在避险情绪的驱动下,美元兑其他货币普遍呈现强势,自然在情理之中。而我国三季度出口可能大幅下滑的估计,则大大弱化了人民币升值预期。但问题是,人民币的“一反常态”,必定会给美国施压人民币升值以口实,这是我们要有心理准备的。
或许是出于“中期选举”拉票考虑,或许是为美国不景气的制造业和不乐观的就业状况撑腰打气,据外电报道,曾提出“舒默法案”的美国参议员舒默日前便提出,希望在即将于9月举行的国会议程中继续“塞进”有关人民币汇率问题的讨论。
中国当然还是要走自己的路。下一步,在条件逐步成熟的情况下,笔者以为,可考虑将人民币汇率日均波动区间进一步扩大,让人民币汇率的弹性空间进一步增大,从而实现人民币汇率真正由市场供求决定。同时,加快资本项目开放进程和实现人民币可兑换,因为,人民币可兑换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提。还有,随着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的开展,非居民境内持有人民币结算账户具有明显的资本项目账户性质,这将对非居民特别是机构持有境内人民币账户外汇管理产生较大冲击,于是,有必要建立境内和境外人民币离岸交易市场。
还有,人民币走向更高频率的浮动,需要足够的汇率避险工具和各种类型远期外汇市场的发展与支持,而外汇市场的发展则依赖于推进国内金融市场的全面建设。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