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指出,经历了金融危机之后,各经济体通过“抱团”谋求经济安全与发展的需求增强,既是短期必然,也是长期趋势。经济联合本身无论是在倡议阶段还是冲刺阶段,存在其中的诸多潜在负面影响,都应引起各经济体的高度重视。
主旋律:经济安全与发展
10月10日,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在于北京举行的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正式倡议按照欧盟的模式建立“东亚共同体”。按照日方的设想,“东亚共同体”的成员有中国、日本、韩国、东盟、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但并不包括日本“之前稍有些过于依附”的美国。
此前的10月3日,爱尔兰选民则一改去年6月的“不合作”态度,以67.1%的公投支持率通过了欧盟新宪法条约——《里斯本条约》;一周后,波兰总统也签署了该条约。尽管目前仅余的捷克仍在试图与欧盟讨价还价,但欧洲一体化的最大障碍已然得到清除。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卜若柏指出,无论建立“东亚共同体”还是推进欧洲一体化都同时包含了经济和地区安全,推进欧洲一体化的举措甚至还可能使欧盟以“一个形象”出现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实际上,经济因素才是两个事件得到推动的根本动力,保证自身经济安全与发展已经成为各经济体加速实施区域联合时的主要诉求。
鸠山由纪夫的表态证实了上述判断,他在提出建立“东亚共同体”的建议时特别强调,实现该目标的关键在于首先从强化中日韩经济合作开始。西方媒体指出,全球金融危机是导致爱尔兰人态度大转弯的重要外力,根据该国经济社会综合研究所的数据,危机的发生将使得爱尔兰经济在2008年至2010年间萎缩11.6%。
区域联合:多元化提速
经济安全与发展的诉求还使得已通过《里斯本条约》的冰岛、瑞典、丹麦等欧盟国家,甚至欧盟外一贯对欧元抱迟疑态度的英国,都出现了加入欧元区的呼声。
目前,各种不同形式的联合在后危机时代的全球其他区域也广泛存在着:此前就致力于与东亚地区发展更紧密经贸关系的俄罗斯,在金融危机爆发一年后明显加快了与中国和东盟“深化在贸易、投资和经济等领域的互利合作”的步伐;而作为南美地区最大经贸一体化组织南方共同市场主要领导的巴西,也在去年秋天以来,与阿根廷和乌拉圭等邻国先后签订了双边贸易本币结算协议。
卜若柏强调,全球金融危机无疑是全球区域经济联合加速的推手。危机中受重创的东欧各国现在正迫切希望能更快获得欧元区的庇护,以避免类似遭遇的再度降临;经济发达的日本也主动与中国密切关系,而这正是由于中国经济在危机下的优异表现,帮助了该国较快地走出了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初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日本2010年经济增长预期达到了1.7%,远超欧洲的0.3%和英国的0.9%,甚至高于美国的1.5%。但IMF同时指出,考虑到各区域的经济联合在金融危机之前已然存在,这一趋势实际上反映了各经济体的长期需求。
“搭便车”暗流涌动
尽管各经济体通过“抱团”获得经济安全与发展的需求增强是短期客观需要同时也是大势所趋,但按照不同方式出现的经济联合本身所存在的诸多潜在负面影响,仍应引起各经济体的高度重视。
首先,在实力较弱个体向较强个体靠拢经济联合中,前者对后者的依赖性将更大,对自身经济风险进行控制的能力也就会相应降低,这一点在东欧国家寻求加入欧元区的案例中体现得最为明显。东欧国家加入欧元区是看中了该区域性货币对于其经济的庇护作用,但造成其在危机中受创严重的西欧国家撤资行为,则发生在整个逻辑链条更靠近上游的环节,这意味着,东欧国家预防危机的能力可能会不升反降,遇到困难则更多时候只有指望西欧国家的援手。
其次,实力相似经济体加强联合,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各经济体,尤其是目前主要依靠出口获得增长的新兴经济体开发国内市场的动力。而在发达经济体消费能力大打折扣的背景下,新兴经济体无法充分担负消费重任,将拖累自身及全球经济的良性调整过程,并导致长期的整体低增长状态。(记者 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