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错误的繁荣”如何发生?

2009-07-14 10: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肖燕
  “错误的繁荣”如何发生?

  本刊特约撰稿/唐学鹏

  在世界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经济竟然出现了率先“回暖”迹象,似乎有些难以理解。但结合中国人喜欢储蓄而不是消费的习惯,以及中国没有美国次贷导致的“流动性黑洞”等因素来考虑,就容易得出答案:巨量信贷打破了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信贷紧缩”,而4万亿财政刺激方案对GDP的拉动是有效的。

  但笔者并不认可“货币完全没有进入实体经济领域而是进入了虚拟经济”这一说法。的确,最近的股市楼市大涨同信贷增长有某种关联。一个有利的证据是,企业活期存款大量增加,这可能意味着很容易变现为账户保证金。但是,这同样也有可能是企业正处于项目开工期,正在思索投资方向所致。

  货币流入实体经济的灾难

  一般来讲,人们容易认为,只要资金进入实体领域,经济就会好起来。但我的判断却正好相反:信贷资金如果进入“实体经济”领域,所带来的危害一点也不比进入虚拟经济小,甚至更大。在目前的经济结构状态下,强大的财政和信贷刺激,会将资源更多地分配到政府热衷的重化基建等项目,但这一政策,却无法阻挡小企业生态恶化的脚步。短暂的经济繁荣,恰恰是以长期的经济生态恶化为代价的。

  这个机制是怎么发生的呢?首先要从货币的角度来理解这个问题。主流宏观经济学(凯恩斯主义)假设,央行注入货币的形态均匀流入市场,且所有的商品、劳务是可以简单加总的。这造成了一种逻辑:只要观察到社会有产出过剩现象——无论这种过剩是供应造成的、还是需求突然萎缩造成的——那么,新增货币投放就是恰当的,并且不会导致通胀,因为产能过剩可以“吸收货币”。在这种方法论下,巨大的货币供应量冲击就暂时不会造成通胀的出现,甚至,“关注通胀是庸人自扰”。

  但与之相反的奥地利经济学派则认为,货币并不是均匀流入经济的。社会投资的来源是真实储蓄,真实储蓄决定了银行的可贷资金水平。假如一个社会在价格稳定的基础上,能有1万块钱真实储蓄转化为投资,假设这些投资中,国企和民企各分得一半,即国企5千元贷款,民企5千元贷款。现在假设央行为了满足国企的信贷需求,多向国企投放出去1万元人民币的贷款,此时,投资的投向比例就发生了变化。民企得不到一半,而是得到了1/4,而国企分得了3/4的资源。简单说,就是央行发行的新增货币并没有改变真实储蓄的稀缺性,只不过改变了分配方式,这跟发行假币抢走了更多的东西没什么区别。

  回到4万亿撬动的信贷狂潮,也许就容易看清楚这个过程:政府热衷的产业或者上游产业,例如钢铁、石化、房地产等行业,本身更容易获得信贷。在“有限储蓄”约束下,这种优先性,就造成了这些“权势”产业将分割更大份额的真实储蓄。这样一来,4万亿和天量信贷的经济拯救计划,就不再是一个普惠性的计划,而变成了一个不同类别产业和企业之间“分割资源”的计划。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