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经济形势进一步趋于恶化的情况下,国内企业赴境外投资的安全性的确值得担忧,尤其是那些以抄底心态进行的境外股权投资。不过,虽然金融危机令经济全球化进程暂时受阻,但作为长期趋势,全球化的前景依旧光明。这就使得那些旨在促进中国经济全球化以及国内企业经营全球化的境外投资,被赋予战略意义。
长期以来,中国对海外输出资本,从政府援助到商业投资,几乎全部是采用美元进行的。表面上看,这是由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所决定的。其潜在涵义是,中国资本的输入国只接受美元,而不接受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由中国输出的美元资本,在从国内采购相应的商品并出口到中国资本输入国之后,部分会回流到国内。从这一点讲,鼓励国内企业赴境外投资,很难成为化解外汇储备贬值风险的途径。考虑到国内企业赴境外投资的目的地国家大多数为发展中国家,所需要的技术大都可由国内提供,加上这些国家的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在这种情况下,国内企业采用美元作为境外投资结算货币,其必要性大打折扣。
接下来,如果采用人民币作为境外投资结算货币,一来丝毫不影响以投资促出口的功能,二来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
说到人民币国际化,我认为,无法指望发达国家在国际货币机构网开一面,透过增加中国及人民币投票权的途径加以实现,至少将是一个漫长的旅途。中国应当借助一切可能的途径,主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从长计议,中国在取得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地位后,注定要逐步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进口国。如果境外投资主动权较多掌握在自己手中,率先突破人民币国际化,由此鼓励对华出口国选择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到那时,中国就可以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