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首次由三方共同起草世博宣言
在过往的世博会上,也曾有一些主办方在闭幕前发表宣言,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发表的《上海宣言》,则开创了由联合国、国际展览局和世博会组委会三方共同起草宣言的先河。
2008年5月,上海世博会组委会确定高峰论坛将由联合国、国际展览局和上海世博会组委会三方共同主办,《上海宣言》也将由三方共同起草。2008年10月和2009年11月,三方领导人分别举行工作会议,成立高峰论坛工作秘书处,下设宣言联合起草团队,并初步确定宣言的内容框架。之后,高峰论坛主办三方一直保持热线畅通,召开了数十次电话工作会议,明确各自分工与职责,及时对宣言起草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交流。
为了形成最初的宣言草案,上海世博会组委会首先指定4位国内权威专家分别拿出宣言起草方案,每位专家的背后都有着五六十人的工作团队作为支撑。综合专家的意见后,产生了10多个宣言版本,工作团队在此基础上不断对宣言内容进行修改,经过无数次思想碰撞和头脑风暴,最终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宣言草案,交付联合国、国际展览局的工作团队进行讨论。
国际展览局新闻宣传总监布萨说,在讨论过程中,宣言草案以中英法三种文字投影出来,与会专家逐段讨论,字斟句酌。从国际展览局角度来说,特别强调“教育、创新和合作”这3个关键词,而这些精神最终也落实到了《上海宣言》的文本之中。“《上海宣言》是国际展览局首次与世博会主办方合作发布的宣言,我们对这一过程非常满意,这也有利于将本届世博会理念更好地传播到世界各地。”
参与《上海宣言》起草工作的周振华研究员说,在城市化问题上,发展中国家更多强调城市经济发展,而发达国家则更为关注城市中社会各阶层、人群、种族之间的和谐,以及如何更多让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社会自治等问题,通过三方合作机制,融合多方观点,保证了《上海宣言》内容具有更大范围的适用性。“联合国与国际展览局的深度参与,从制度上保障了宣言的权威性与有效性,同时也扩大了宣言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