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改革

时间:2012-03-05 13:07   来源:中国青年报

3月3日,全国人大代表叶青在湖北团驻地的停车场接受采访。本报记者 赵青摄

  全国人大代表叶青开车拉了一车的处长、科长去调研,车刚停下,车里一位年长的同事就被当做局长迎进了会议室。而负责开车的叶青忙着找地方停车,等他走进办公楼时,门卫把他当成司机请到休息室等候。

  去省委省政府开会,他骑辆自行车去。但结果发现全场只有他一个人是骑自行车去的。

  每当这种戏剧性的场面发生,他就会笑着说,等公车彻底改革了,情况就不同了。

  做代表10年,他提了10年公车改革,叶青说,这很可能是自己最后一年当代表,“今年会提得重一些,因为今年是本届政府最后一年,也是中国公车改革历史上很关键的一年”。

  从当副局长的第一天起,叶青就炒掉司机,尝试着他一个人的“叶氏车改”。每年尽管提公车改革的代表和委员不少,但以官员身份提公车改革的只有叶青一人。他说:“因为我最有资格提,我早就把我的公车改掉了。别人不愿意说,是他们屁股下还有公车。”

  2003年5月,当时还在大学里研究公共财政的叶青教授被调到湖北省统计局做副局长。可在新单位报到的第一天,一件很普通的事难住了他:机关要给他配车。

  叶教授觉得自己会开车,而且家里已经有一辆夏利车,再给配车和司机,不是浪费吗?

  于是叶青大胆提出设想,要进行公车改革。而改革的方案就是他在大学里研究了多年的模型:单位不再配车配司机,车由私人购买;单位每月支付给他一定额度的车补,而与车相关的保险、修车等费用有个人承担。如果出外地出差,油费和过路费则实报实销。

  接下来的问题是给多少额度的补贴合适?当时,叶青和单位花了3个月测算,他的私家车每个月花汽油费大概在六七百元左右,于是双方约定,单位每个月给叶青500元的补贴,几年后随着油价上涨,补贴也涨到了1000元。

  时间长了,善于跟数字打交道的叶青又算出一笔账,这样的用车模式下,他每年给单位节约了8万元。

  后来夏利升级成了叶青钟爱的“北京吉普”。叶局长每个月领着数百元的油补,开着他的北京吉普进出湖北省统计局。有一段时间,叶青电脑的屏保上都是那辆北京吉普。

  当然,也有反对者说,叶青当教授出身,掏得起钱买10多万的车,而公务员挣得少,买不起车,不能再剥夺使用公车这点隐性福利了。说到底,公车改革就是他个人在作秀。再说,自己开车,安全性怎么保证?

  这个小个子的福建人高调地回答:反对公车改革可以找出1万条理由,而支持公车改革就一条理由:替纳税人省钱。

  2004年,叶青“孤军奋战”第一次提出公车改革建议。2005年,叶青改变了策略,联合了4位代表提交了5份车改建议。2006年,叶青开了博客,如今这个博客已有90多篇关于公车改革的文章。

  在每年人大代表提出的诸多建议中,叶氏车改如掉进大海里的一个雨滴,泛不起任何的涟漪。面相儒雅的叶青却在2007年、2008年、2009年两会上,执着地继续建议推进公车改革。2008年两会期间,叶青甚至将自己的折叠自行车运到了北京,利用休会时间,骑着车子转悠。

  叶青说自己是个“三不”官员,不拒绝媒体采访、不拒绝约稿、不拒绝讲座,只要有利于传播“叶氏车改”,他愿意“出名”。他在博客上写道,两会期间,最晚的一次,记者离开他的房间时已经将近凌晨1点。

  就在叶青与公车战斗的这些年间,公车的轮子从未停止过转动。

  转机似乎出现在2010年。那一年,温家宝总理在和网民对话时,提到要对公车进行改革。两会时,叶青和他的“叶氏车改”被热烈追捧。他自己也感觉到找他谈公车改革的媒体明显增加。

  更让叶青受到鼓舞的是,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推进公车改革。上万字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叶青捕捉到了他最关心的一句话。寥寥几个字是不是意味着公车改革已经箭在弦上?

  这场势必会触动很多官员利益的改革推进并不容易。2011年两会结束后,一篇报道让他百感交集。

  两会上,一个记者拿着“叶氏车改”去西部某省代表团求证。结果反对者众。有的说“叶氏车改”不现实,按照公务员现有的待遇,即便有补贴也养不起车;有的说领导工作压力已经很大了,很多人的年龄和健康状况都不适合自驾车,还有安监、执法等部门的干部需要24小时待命,没有公车不能开展工作。

  这似乎注定是一个人的抗争。即使在他工作的湖北省统计局,也没有因为有这样一个个性官员而提前进行公车改革。叶青说,他微博上的粉丝已经有了百万人,他博客的读者也有5万多人,但他公车改革的粉丝还是个位数。他认识的官员中,有三个局级干部尝试了“叶氏车改”,但有一人因车技问题退出了,所以说,粉丝也就两个半。

  尽管困难重重,但叶青还是隐约感到曙光在前。数月前,叶青接到了国家发改委打来的电话。一个官员在电话里说,现在已经有了公车改革方案,就待最后完善和经国务院发布了。

  叶青很兴奋。他说,等了这么多年,终于等到了实质性的答复,而不再是“尚在研究之中”。

    新闻中心 两岸 社会 国际 台湾频道

编辑:王怡然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