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驻台期间,一旦外出采访,必要随身携带一张“蓝纸”(即台湾相关方面发放的“台湾地区入出境许可证”)。因为从乘坐飞机到入住旅店,都要先出示才行。无论自由行的陆客,在台工作的大陆员工,还是短期驻点的陆媒,身份证明都印在薄薄的一张A4纸上,易脏,易丢,不防水,补办起来也麻烦。
台胞要到大陆工作或旅行,证件则给力多了。9月21日起,大陆全面启用“新版卡式台胞证”。有了这个新证,台胞不但免去签注之劳,住酒店、办理银行卡和电话卡、买动车和飞机票都能直接刷卡读取身份信息,携带和使用非常方便。
本是便利两岸往来的好事,台湾方面却不买账,甚至上纲上线称,此举形同“伤害台湾人民的感情”云云。这是什么逻辑?台湾人民的感情咋这么脆弱?岛内给出的理由不外乎两条。第一,大陆在推行的过程中仅通知却未和台湾方面协商。第二,卡式台胞证内含芯片,可能有“个人资料外泄”的风险。有阴谋论者更声称,内置芯片有助于“北斗定位”,让人脑洞大开。
按照台湾统计,每年到大陆的台胞有500多万人次。显而易见的一点是,如此庞大的人群,电子化管理比传统的纸本管理效率要高很多。如要协商,以岛内议事效率,不知会拖多久。
笔者在台北时,无论是申办当地银行卡,还是爬玉山申请登山证,都需要先根据“蓝纸”填写旅行证件信息,到“内政部”网站申请一个统一编号(岛内民众则是跟纸质身份证号绑定的),然后再按部就班去做才成,一百个繁琐,一千个不方便。如今赴台游越来越火,笔者在岛内的待遇具有普适性,要论伤感情,估计大陆民众受到的伤害更多。
大陆国台办早就正式表态,卡式证的内容,原则上和目前的台胞证涵盖的讯息完全一样,此举是为便利两岸人民交流交往,不需要做过多政治联想。那些以安全和政治意涵忧虑为由,指责大陆的言论,不过是杞人忧天、庸人自扰而已。
感情是用来争取的,不是用来伤害的。大陆推出的新版证件,便捷,免签注,带着以人为本的科技范儿和时代气息,咋就伤害了台湾人民的感情?别忘了,岛内民众拿着新式证件,入境时甚至都可实现自助通关。如果感觉不到幸福,不妨问问那些在台湾桃园机场大排长龙等待入境的陆客们,他们可是每人花了1000元新台币,等待数十天拿到签注“蓝纸”才得以飞到桃园的。虽然人已飞到了美丽的宝岛,但电子自助通关仍然只是一个美丽的梦幻。
岛内有媒体说,电子台胞证签发之后,进出大陆的台湾民众一定会更多。毕竟他们跟政客不同,政客用嘴发言,他们用脚投票。倒是代表岛内民众表态“很受伤”的有关部门放风出来说,对岸有了电子芯片证件,为了“对等、尊严”我们也要搞。对此,笔者高举双手赞成,坚决拥护两个“凡是”——凡是有利于两岸民众便利交流的都欢迎,凡是落后于时代潮流的技术与思维都摒弃。
倒是岛内的办事效率让笔者有些踌躇,2017年起岛内民众才有望告别纸质证件,全面换发芯片身份证,而大陆类似功能的二代身份证早已换发好多年了。
[ 责任编辑:张晓静 ]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张晓静
原稿件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