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英前首相夫人:中国青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总在微笑

时间:2009-09-03 16:04   来源:中国青年报

  “我曾在各种不同场合与中国年轻人,如大学生、律师等有所接触,尤其是中国的年轻女性,

  我觉得他们非常聪明,和我在伦敦、纽约、东京见到的年轻人一样有实力。”

  8月中旬,英国前首相夫人切丽·布莱尔来到中国,参加其自传《道出真我》中文版在上海和北京的首发活动。

  19日下午,北京三联书店咖啡厅,记者如约坐在布莱尔夫人面前。黑色绣花中式长衣,金色眼影,说话时眼睛会不由自主睁得很圆,直视对方。“我们可以直接交流,这很好。”切丽开门见山。

  此前,一家北京媒体的采访,开始不到十分钟,就被她中止。直截了当,不喜欢停顿和等待,似乎是切丽·布莱尔的风格。在英国,她屡屡与媒体交恶,不时身陷舆论漩涡,这让她成了最受争议的英国首相夫人。争议不仅来自她对媒体的“不客气”,还因为她的“蓝领”出身,以及她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在丈夫任内继续工作的首相夫人。

  不过,对素不相识的中国青年报记者,切丽十分亲和。不仅在19日上午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会上,一口气回答了有关“英国妈妈”的问题,把翻译给忘在了一边;在当天下午的专访中,还乐此不疲地畅谈她的家庭观、职业理想和她与托尼·布莱尔的夫妻之道。那一刻,她的华裔嫂子和女儿凯瑟琳·布莱尔,都静静地坐在她身后。

  “既然男人无需在工作和家庭间做出选择,那么女人也不必这么做”

  中国青年报:看了您的自传,我们试着归纳了一些有关您的关键词,比如“迷人”、“坦率”、“敢做敢当”……哪个词最接近您的“真我”?

  切丽·布莱尔:很难让一个人自己描述“真我”到底是什么样的。我希望在书中告诉读者的,是一个我所认识的“我”,而不是媒体所认为的那个“我”。这本书在英国刚上架时,让许多批评家很不舒服,因为他们断言我会写一本很政治的书,甚至说说某人的坏话,但我完全没写那些东西。

  中国青年报:看了您书中各个时期的照片,我们觉得您非常迷人。布莱尔先生就是被这份迷人打动的吧?

  切丽·布莱尔:他如果喜欢我有吸引力,我当然高兴,但我更希望他觉得我是一个有趣的人。事实上,我对他的长久吸引力在于,他总是不能确定下一秒我要做什么(大笑起来)。

  中国青年报:我们民间曾经有句话,说女性“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在“好丈夫”和“好工作”之间,您怎么选择?

  切丽·布莱尔:我十分确信,如果没有丈夫的理解和支持,没有他替我分担对孩子的照顾,我根本无法很好地工作。是他鼓励并且陪伴我去承受生活中的各种灾难。托尼(托尼·布莱尔——记者注)真的是个好丈夫。

  他理解,工作是我的需要。他做首相时,工作压力巨大,需要我和他的工作保持距离。那时,我们还面临相当大的经济压力。工作可以让我走出唐宁街10号,干些别的。事实上,我坚持自己的工作,对我们度过唐宁街的艰难时光很有帮助。

  我认为,既然男人无需在工作和家庭间做出选择,那么女人也不必这么做。我们完全可以尝试“鱼与熊掌兼得”。

  中国青年报:“强强联合”的婚姻往往不容易美满,但您和布莱尔先生的婚姻却做到了,对吧?

  切丽·布莱尔:重要的不是谁强谁弱,而是夫妻能否协调处理双方的事情,这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布莱尔当首相之前,我们的孩子还小,他也不像之后那么忙,还有长假,他对孩子付出的就更多一些。他当首相后,我理所当然要承担起更多的照顾家庭的责任,因为那时他必须把精力集中在国家治理上。

  很难预料我们之后的生活会不会又有改变。我们近30年的婚姻生活,要说有秘诀的话,那就是我们始终积极适应双方生活出现的变化,并做出相应的改变。

编辑:王晓燕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