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每一个炎黄子孙而言,绵延几千年的春节之所以成为所有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一个,是因为它与“回家”这个温暖的词汇始终联系在一起,在时代流转间不断衍生出新的社会、文化价值。“过年回家”是累积了一整年的乡愁的释放,是被距离疏远了的亲情的回归,是中国人最美好共同记忆的一次次重现。羊年春节期间,中国台湾网的记者、编辑,将用文字和图片与广大网友一起分享回家过年的亲身经历。温暖而艰难的春运、团圆温馨的年夜饭、忙碌而幸福的爸妈、重新集合的小伙伴,让我们一起品味浓浓的年味。
年夜饭吃起来(中国台湾网 黄露佳 摄)
中国台湾网2月26日河南驻马店消息 一年到头,最盼望的就是过年,在外奔波了一年,终于可以回到家乡,和家人相聚团圆。无论去过多少地方,行过多少里路,最惦记的永远是家乡的味道,最怀念的还是妈妈亲手做的饭。
大年三十凌晨才坐上归家的火车,九百多公里的路程并没有消磨掉归家的热情,火车沿途经过的城市村庄,即使在深夜里也不时有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响起,是真的过年了。下午三点多才到家,一夜未睡,身体十分疲惫精神却异常亢奋。短暂的休息了一下,便被不停歇的鞭炮声吵醒了,妈妈已经做好了饭,看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和妈妈的笑脸,幸福一下子填满了心间。
饺子和汤圆
“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各个地方的年夜饭都不一样。在我的家乡,年夜饭也是很有讲究的,年夜饭是只能多做不能少做,要有一些剩饭大年初一再接着吃,寓意”年年有余”。年夜饭必须要吃的便是饺子和汤圆,因为地处秦岭-淮河的南北分界地带,我们家乡的食物有些南北不分的架势,饺子和汤圆是过年都不可缺少的食物。煮好的第一碗汤圆和饺子要先祭祖,待祖先们食用之后,大家才能真正开动。半碗饺子再加半碗汤圆,基本上已经饱了,炒菜反而成了配角,餐桌便成了大家交流的场所,谈谈这一年,开心与不开心都一笑而过。
蒸大馍和“出锅”
在河南老家,蒸大馍是过年必不可少的环节,蒸大馍,蒸包子,一般过了小年(腊月二十三)之后,各家各户便开始忙活起来了,大馍和包子一锅锅地蒸起来了。新出炉的包子是可以随便吃的,很受小孩子的欢迎,我小的时候都会眼巴巴地等着肉包子出炉,新出炉的包子都能吃上一整个,特别好吃。包子一般都是肉包子或者枣包、糖包之类的,视家里的人口来看具体要蒸多少,这些馒头包子差不多要吃到正月十五。不过第一锅出炉的馒头包子照例还是要先供奉祖先的,这个时候无论小孩子怎样哭闹都是吃不到的。小时候除了蒸大馍蒸包子,还会蒸枣花馒头,可惜这些年家里也很少做了。
“出锅”是我家乡的方言,就是把过年将要用到的食物该油炸的油炸,该大锅煮出来的煮出来,基本上就是加工自己家招待客人需要的熟食,炸丸子,炸肉片,炸鱼块、炸麻叶子、炸花生米等等,年节里待客基本是要靠这些的。小时候围观“出锅”的时候要求特别多,不可以随便乱讲话,不可以眼馋,不可以偷吃等等,在妈妈传输的概念里,“出锅”的时候是有“老天爷”在看着的,新出炉的好东西要先敬各路神仙,然后才给小孩子们食用。但是,小时候还是特别盼过年盼“出锅”,因为有太多好吃的食物了,香喷喷的酥肉、糯糯的红薯丸子、焦脆的麻叶子,想想都觉得幸福。
灶糖
过年最不能少的便是祭灶,据奶奶妈妈的讲诉,灶王爷在小年(腊月二十三)这天要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年这家人的善行或恶行,玉皇大帝会根据灶王爷的汇报降福祸给这家人,所以为了让灶王爷多在“老天爷”面前说说好话,在它上天之时,人们供它灶糖,希望它吃过甜食,在玉帝面前多进好言。灶糖其实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特别招小孩子的喜欢。我也特别喜欢吃,但是近些年,家乡已经很少做灶糖了,但是我还是记得小时候吃过的灶糖的味道,又甜又粘。牙齿被粘着张不开嘴,还是愿意一直吃。
在河南,人们把祭灶节看作仅次于中秋的团圆节。凡在外地工作、经商、上学的人,都争取在腊月二十三之前赶回家里。能参与到家里的祭灶,便会得到灶神的保护,来年家人就能平安无事。一家人热热闹闹,很有过小年的味道。可惜,近些年,这些习俗已渐渐被人们忽视了,年味也越来越消散了,只有在品尝到这些家乡的味道时才能体味到过年的那种劲儿。
离家的时候,爸爸妈妈将我爱吃的红薯丸子、酥肉等都装到了我的背包里,归家时空空的包裹已被塞的满满,临行时父母的殷殷叮嘱都记在心头,又是新的一年,新的开始。家乡的美食随我来到异地,这些食物不仅有未消散的“年味”,更承载着父母未说出口的爱。(中国台湾网 黄露佳)
作者小资料:
黄露佳 中国台湾网新闻部编辑
性别:女
离家来京工作时间:1年
家乡:河南
回家总里程:900余公里
回家交通方式:火车
回家过年感言:妈妈做的饭最有“年味”!
[ 责任编辑:黄露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