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过年#编者按:对于每一个炎黄子孙而言,绵延几千年的春节之所以成为所有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一个,是因为它与“回家”这个温暖的词汇始终联系在一起,在时代流转间不断衍生出新的社会、文化价值。“过年回家”是累积了一整年的乡愁的释放,是被距离疏远了的亲情的回归,是中国人最美好共同记忆的一次次重现。羊年春节期间,中国台湾网的记者、编辑,将用文字和图片与广大网友一起分享回家过年的亲身经历。温暖而艰难的春运、团圆温馨的年夜饭、忙碌而幸福的爸妈、重新集合的小伙伴,让我们一起品味浓浓的年味。
舌尖上的“年味”之家的味道。(中国台湾网 高斯斯 摄)
中国台湾网2月23日湖南消息 “过年回家,我们回家,今晚定要到家。无论路途千里万里,归心似箭啊!过年回家,我们回家,家在声声呼唤。声声呼唤,召唤着我快一些回家……”就像歌曲里面唱的一样,无论在哪里的人儿都盼望着回家过年,和亲人们欢聚一堂,吃上一口妈妈做的饭菜,这便是“回家团圆幸福无价!”
舌尖上的“年味”
俗话说,江西人不怕辣,四川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这样的说法足以体现湖南人爱吃辣的饮食习惯。对于湖南人而言,这年味里面渗透的既有亲切的湘韵,也包含着红彤彤的湘辣。
无论离开多久多远,回到家乡,吃上一口属于“家的味道”,童年的那份滋味涌上心头,是对“年味”的重温,这也是远方打拼的孩子为什么都要赶回家,吃上一顿家乡的年夜饭,才算是真正过年的意义。
在湖南过年,每个人都是一次舌尖之旅,有童谣里面唱的民间小食月亮粑粑(即湖南美食糖油粑粑)、臭豆腐、茶饭、甜酒糍粑、鱼粉、酱板鸭,也有令人垂涎欲滴的特色菜系口味虾、坛子肉、剁椒鱼头、紫苏田螺、腊味合蒸……品种口味之多可谓应有尽有。而在过年的饭桌上必不可少的菜品是鸡、鸭、鱼、肉还有红辣椒,预示大鱼大肉,红红火火,来年丰衣锦食。
用一句湖南人好客的说法就是:“只要你舍得来,保证要你恰饱恰好。”意思就是,只要你愿意来湖南做客,一定不会亏待你的味蕾。
南方过年习俗
北国有北国的风俗,南方也有南方的习惯,不仅吃得有滋有味,湖南各地年俗,虽有千差万别,却也不尽相同。
长沙习俗有客前来拜年,要放鞭炮迎接,入座后再送上两枚槟榔,称为元宝,祝其发财之意。
在湘潭过年,从正月初一到十五,到处可以看到舞龙灯,表达了人们喜庆丰年的美好祝愿。
湘西过春节和汉族不同,要过“赶年”,因为总是比汉族提前一天过年,故叫做过赶年。赶年到来之际,全家男女老少,共吃团年饭,边唱祝酒歌,饭后还要围着火炕烤旺火守年,进入新年凌晨即开始燃放鞭炮、挑水、推磨、舂碓,进行抢年,一派热闹景象。
“百里鱼、团年饭”,岳阳过年风俗除杀鸡、鸭、放鞭炮、贴春联外,在腊月三十日吃“团年饭”中必有鱼,寓意吉祥有余。
株洲人讲究“开门炮”即在新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第一件事便是争先恐后打“开门炮”,各地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福,俗谓“接年”。
网上流传这样一句话:“为了过年的七天,老父老母等了一年。”在外拼搏的人们,经历了三百六十五天的别离和牵挂,归途,让驿动了一年的心终于可以归家。其实,不管身在何方,家里的那份温热都在内心长存,而这份温度,正是未来拼搏的勇气和动力!(中国台湾网记者 高斯斯)
作者小资料:
高斯斯 中国台湾网采访策划部编辑
性别:女
离家来京工作时间:6年
家乡:湖南
回家总里程:1300公里
回家交通方式:高铁
回家过年感言:幸福的是“家”的年味!
[ 责任编辑:陈佳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