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过年#编者按:对于每一个炎黄子孙而言,绵延几千年的春节之所以成为所有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一个,是因为它与“回家”这个温暖的词汇始终联系在一起,在时代流转间不断衍生出新的社会、文化价值。“过年回家”是累积了一整年的乡愁的释放,是被距离疏远了的亲情的回归,是中国人最美好共同记忆的一次次重现。羊年春节期间,中国台湾网的记者、编辑,将用文字和图片与广大网友一起分享回家过年的亲身经历。温暖而艰难的春运、团圆温馨的年夜饭、忙碌而幸福的爸妈、重新集合的小伙伴,让我们一起品味浓浓的年味。
中国台湾网2月17日山东潍坊消息 家乡有句老话“滚蛋的饺子,回家的面”。离家前家里人总是要吃顿饺子,回来时总是要做碗面,不过话传到现在,真的一直追随俗语的人也不多了。到现在演变成远行前,饺子跟面条一起下一锅,大概寓意是离开但不要忘记家里的牵挂(还有个寓意似乎是银线金元宝之类的发财的祝福吧)。对于已经多年没有回家过年的我来说,对于年,能想到的也就是那一周的假期。
2015年春节,应该算是5年来要正儿八经过的一个年了。家中人口简单,爸妈工作忙,仿佛回家就是为了宅。小时候过年期待着穿新衣领压岁钱,现在的年反而没有什么盼头,过年意味着又老了一岁,这是让人很不愉快的认知。前日上街,看着大街上没有很多关于春节的装饰,不禁跟司机感慨,现在的年越来越没有年味。司机说:“怎么没有年味,你看这路上堵的!”对于小城市来说,回家过年代表着外出的人都回来了,想想刚离开的北京,回家过年代表着打工的人都回家了,早餐都没地方买了。
2月15日,潍坊小雨,商场前高大的春节摆设,让车来车往的大街上多了一抹红色的喜庆。(中国台湾网 张玲 摄)
城市中能让人感受到年味的大概就是商场门口的装饰,还有商品的春节折扣,看着来来往往逛街买衣服买年货的人才能感受到年要来了。家里的年味是在小年过后的打扫卫生与忙着制作春节吃食中体会到的。不知道是潍坊的风俗还是我家的风俗,每到年前,家里都会提前炸好一些吃食,过年那几天桌上总是会有藕夹(我们这里叫藕盒/合,藕片中间夹纯肉馅,外面裹上薄薄的面放入油中炸熟,过年必备的食物),带鱼,萝卜丸子,肉丸子等等,一大盆一大盆的炸货怎么也要费上大半天的时间。
2月16日,表哥表嫂忙碌了一天炸出了一盆盆的吃食。(中国台湾网 张玲 摄)
过了小年就开始的不只有打扫卫生,还有准备各种面食。每年家里都会买超级大个的馒头,我们叫大饽饽,人口少的例如我家,一个饽饽总是要吃上两三天的。在我看来,一箱小山一样的饽饽或许可以当作我一年的主食。年糕是除了馒头之外更有年味的主食了,原料是黍、稻之类,口感醇厚不腻,质软可口,一般里面都放上红枣,甜香甜香的,跟饽饽不同,糕是妈妈请老家亲戚做的。
正宗山东大饽饽,直径20cm。(中国台湾网 张玲 摄)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过年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名词,以前都说过年穿新衣吃饺子放鞭炮,到了现在这个年代,新衣什么时候都可以买,不必非要过年才置办。过年的吃食在北方最主要的也就是饺子了,也不是啥平时难以品尝的饕餮盛宴。想到前几年回家过年,从年三十下午就开始断断续续的鞭炮声响,春晚开始到12点钟声敲响时达到顶峰,然后整夜不断,一直到年初三才得以清闲,年味伴随着鞭炮声一起来临。
今年的最后一天即将到来,鞭炮声将要响起,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过年最主要的食物正在源源不断的搬进家家户户,香气传出,即使还没有敲锣打鼓,也让人开始了对新年的期待。(中国台湾网记者 张玲)
作者小资料:
张玲 中国台湾网新闻采编中心编辑
性别:女
来京工作时间:1年
家乡:山东省潍坊市
回家总里程:516公里
回家交通方式:高铁
回家过年感言:年味不够,鞭炮来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