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台湾教科书排“独”有多难?

时间:2015-07-30 07:51   来源:中国台湾网

  

  台湾曾经的课纲、教科书。吴亚明摄

  8月1日,经过微调的台湾地区高中历史、社会等课程纲要就要如期实施,但是岛内的“台独”分裂势力却利用暑期,挑动少数学生不断发起所谓抗议、陈情。一时间,似乎又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不过,岛内的有识之士还是出面声援课纲微调,呼吁台当局拿出勇气排“独”,拨乱反正,正本清源。

  教科书之乱,始于李、扁时代

  “台湾的教科书之乱,始于李登辉、陈水扁时代,”台湾的中国文化大学教授王仲孚告诉记者。王教授说,就整个历史观来说,蒋介石、蒋经国主政台湾时期是以“正统中国”自居,强调做堂堂正正中国人,所以历史教科书是以正统王朝立场叙述历史,从黄帝、尧舜讲起,一直到清朝、民国。如果说与大陆有差别,也只是在某些历史事件的看法上。比如陈胜、吴广起义,两地叫法一致,但东汉的黄巾起义则在台湾被称作“黄巾之乱”。那个时候,对台湾人来说,“中国”当然就是“我国”,“本国史”就是“中国史”。但李登辉主政后,台湾的历史教科书出现大转折。

  “1994年,李登辉发表与日本作家司马辽太郎的对话,声称台湾本土历史受到忽视。李登辉发出的这个讯号不同寻常,但很多人当时都没有在意。”王教授说,实际后果是:台湾历史教科书课纲委员会和审定委员会的成员开始变质,不久教科书也开始变质。最鲜明的例子是:从1997年9月新学期开学,台湾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要学《认识台湾》。从此,台湾初中的历史教科书中国史和台湾史分开。

  2000年,陈水扁上台,大搞“台独”分裂活动。2005年,杜正胜被陈水扁委任为“教育部长”。他发现台湾的高中历史教科书还没有将中国史和台湾史割裂开来,于是匆忙炮制了一个“95暂行纲要”,于2006年实施。从此在台湾,“本国史”再也不是“中国史”,“中国”也不再是“我国”。比如,以前教科书说“我国伟大诗人李白”,现在只能说“中国伟大诗人李白”。此外,荷兰殖民统治台湾用“荷据”,清朝用“清领”,意指占领,郑成功用“郑氏王国”,对日本反而用中性词“日治”,而不是以往的“日据”。

  鉴于“95纲要”是个暂行纲要,2008年民进党在下台之前,又炮制了一个加入更多“本土意识”的“98课纲”,同年国民党重新执政。面对社会压力和课纲争议,2009年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亲自出面,宣布“冻结”“98课纲”,责成“教育部长”重新拟订“101课纲”。但“101课纲”维持李、扁时期的史观,唯一的变化是增加半册中国史,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有关叙述也多半负面。

  【观点】“课纲”掩护“台独”进校园

  1997年李登辉强行推出“认识台湾”教科书,这是“台独”教育的第一步,第一次开始用“中国”来称呼对岸。所有“台独”要建构的意识形态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根苗。之后李登辉和陈水扁的课纲,当然是不折不扣的“台独共和国”教科书,而这样的教科书一直用到今。马英九执政后期,终于对这样的“台独”课纲稍稍修正。但对整个“台独”思维和史观根本没动,只是修正了太违反人类文明的部分。比如慰安妇,加上“被迫”,日本统治加上“殖民”,比如加上“汉人来台”和“台湾人抗日”。

  这样到底有什么不对?但这样的小修正,“台独”就受不了了,他们非常警觉。“台独”正在享受掌控教科书的甜美果实,推算得出来,35岁以下的青年人,如同被下达过指令一般,对中国视若寇雠,日本才是善良的“母国”,台湾是他们的“国家”。这样,可以确保“独派”势力永远执政。

  所以确保“台独”课纲是“独派”的大战略。战术则是要利用课纲事件发动新一波的政治造势,进入高中校园。用“课纲”做幌子,把“台独”政治势力大剌剌地打进高中。用“课纲”做幌子,很容易欺瞒其他的教育者,以为他们是在讨论教育问题。 >>详细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