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台湾教改20年的得与失

时间:2015-05-14 08:09   来源:人民日报

  台湾的教育改革推动了近20年,但是结果却是“四不一没有”,也就是说,当局不负责,老师不支持,家长不放心,学生不快乐,外加学生毕业后没有出路。不过,尽管争议不断、评价不一,但大家还是不愿意重走老路——

  每年秋季台湾各地孔庙都会举行祭孔仪式。图为学生们在仪式上表演八佾舞。资料图片

  这个月的15、16两日,对于全台湾的初中生来说,又是非常重要的两天,因为一年一度的初中会考就在这两天举行。虽然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社会、自然5个科目的会考成绩只占大约30%的权重比例,但是会考成绩还是会影响他们能够上什么样的高中。因此,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围绕填报志愿、各种比序、录取学校,又将有一番争议,最后,行之有年的教育改革又将被当成舆论评议的“箭靶”。

  师生互动更紧密

  实践“小班小校”精神

  上个世纪80年代末,台湾社会开始发生剧烈而深刻的变化,民间要求教育改革的呼声也随之而起。1994年4月10号,台湾200多个民间团体、3万多民众走向街头,表达教育改革的诉求。他们提出了四项目标:落实小班小校,广设高中大学,推动教育现代化,制定教育基本法。就在这一年,台湾当局成立“行政院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简称教改会),着手推动教育改革。不过到了1996年,才正式确定教育松绑、带好每位学生、畅通升学管道、提升教育品质、建立终身学习社会等5大方向,并将中小学教科书由“一纲一本”改为“一纲多本”。

  由此开始,台湾社会教育改革的大幕开启。此后近20年中,台湾当局又推出了一系列教改措施,涉及法令、师资、课程、教学、教科书、财政等方面。虽然,台湾社会各界对于教改颇多微词,但持平而论,教改至少功过参半。

  首先是小班小校已经落实。从2007年开始,台湾要求小学、初中每班学生人数不能超过35人。就拿人口数全台第二的台北市来说,2004年全市小学生总人数不到19万人,全市共有151所公私立小学,平均每校43班,每个年级约7.2班,平均每班仅29人。教育局主任秘书陈顺和认为,降低班级人数只是一种策略、过程与手段,并非教育目的。所以,在降低班级人数的同时,台北市十分注重发挥小班教学精神及功能。

  其次是广设高中大学目标也已经达成。1994年,全台有177所高中,50多所大专院校,大学生人数有25万多人。呼应教改要求,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广设公立高中与大学,并放宽专科学校、技术学院升格改制的限制,如今全台有300多所高中,160多所大专院校,大学生人数为100多万,可以说,要考不上大学也难。

  其三是高校去行政化。曾几何时,台湾公立大学的校长也一直都采官派、委任制,随着社会风气逐渐开放,教育改革风起云涌,台湾高校去行政化逐步推进,并已经成为常态。1993年,台修订“大学法”,大学校长的自主遴选取得法理基础。按照“大学法”的新规定,台湾各大学校长,由各校组成的遴选委员会产生。校长遴选委员会包括教师代表、行政人员代表、校友代表及社会公正人士,其中教师代表不得少于总数的1/2。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台湾高校的校长遴选机制可以说已经趋于成熟稳定。

  其四是家长全面参与教育。1999年颁布的台湾《教育基本法》中,就明定家长有参与子女学校教育事务的权利。如今的台湾,所有的学校都有家长会,有学校甚至有家长会办公室。家长全面参与学校教育,学校也借力使力,让办学更加开放多元。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