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第一条朋友圈内测广告1月20日上线后,1月25日晚间,微信朋友圈广告正式上线了,宝马中国、VIVO智能手机和可口可乐三家厂商成为首批广告主。一时间朋友圈广告成了热门话题,有人为看不到广告黯然神伤,有人自诩土豪却因没看到宝马广告而懊恼。但热议背后,朋友圈加快商业化也引发了影响微信生态杀鸡取卵的担忧。

□热议
用户以广告论“赢家”
前天晚上,真正的官方朋友圈广告上线了。由于用户群属性不同,每个用户仅能看到其中一个品牌广告,甚至有的用户一条都没看到。
当晚大约9点,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兴奋地更新朋友圈:“微信朋友圈广告终于来了,有人看到的是宝马,有人看到的是可口可乐,有人看到的是VIVO,果然是智能匹配,看到的各不相同。”
消息称,微信朋友圈的第一批广告是在对用户红包现金流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投放的,2014年红包流量1000元以下的集中投放可口可乐品牌广告,1000-10000元集中投放VIVO品牌广告,10000元以上科技新贵和高富帅朋友圈投放BMW品牌广告。但微信方面对此不予置评。
不过,也有不少用户对朋友圈广告的精准度提出质疑,某知名人士称,自己什么广告都没看到,但他的助理和司机都看到了宝马广告。自诩白领的用户任先生对自己只看到可口可乐的广告也表示不满:“我今天明明刚在朋友圈发了条信息说我中了三十万啊!难道微信这么厉害,看出来我说的是假的了吗?”
“今天腾讯恰恰把宝马的广告全都投给了草根。”没有看到宝马的网友戏谑,因为只有草根才会因为收到宝马的广告而沾沾自喜,继而会含蓄地在朋友圈炫耀,从而达到二次传播的目的。
有意思的是,一些山寨朋友圈广告穿着“马甲”出现了。波音、庞巴迪、保时捷等不知真假的账号顿时横行朋友圈,一些微信用户通过把头像和姓名改成某品牌LOGO和名字进行创意营销,还有一些山寨的宝马、VIVO等散发促销链接和二维码,让腾讯官方不得不发声明提醒,真正的官方朋友圈广告右边有“推广”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