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台湾岛内从蓝到绿,从上到下,出现一股强烈质疑台湾经济对大陆过度依赖的声音与主张,华广网10日刊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王建民的评论文章指出,这种主张实际上是用政治思维看经济发展,这将严重阻碍与压缩台湾经济发展空间,台湾经济过度依赖大陆完全是一种错误认知。
全文内容如下:
近来台湾岛内从蓝到绿,从上到下,出现一股强烈质疑台湾经济对大陆过度依赖的声音与主张,呼吁分散市场,减轻对大陆经济依赖,以降低风险,维护台湾经济安全。这种思维与主张看似有几分道理,实际上是用政治思维看经济发展,用政治思维看两岸经济关系,将会严重阻碍与压缩台湾经济发展空间。事实上,台湾经济对大陆依赖并不高,说台湾经济过度依赖大陆完全是一种错误认知。
所谓台湾经济对大陆的依赖,其实主要是指两岸贸易依存度,包括贸易总额依存度、出口与进口依存度,其中以出口依存度即所占比重最重要,也常被使用。如台湾媒体、学者甚至台当局有关部门纷纷表示,台湾经济过度依赖大陆,台湾对大陆出口比重达40%。但这并不是事实,是错误的计算,是以讹传讹,却没有人真正去探究。依台湾海关部门统计,2013年,两岸贸易总额为1194.6亿美元,占台湾贸易总额5567.3亿美元的21.5%。其中,台湾对大陆出口770.1亿美元,占台湾出口总额2872.6亿美元的26.8%;台湾从大陆进口额为424.6亿美元,占台湾进口总额2694.6亿美元的15.8%。可见,台湾对大陆经济或贸易依存度并不高,出口依存度只有26.8%,而不是40%。
那么,外界为何会有台湾对大陆出口比重达40%的概念与说法?关键就在于台湾财经主管部门错误地把香港计算在内,即台湾对香港与大陆出口比重之和约等于40%。在APEC框架下,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均是相对独立的经济体,香港与澳门的回归也没有改变其作为一个经济体的存在。在世界银行与国际经济统计中,香港、澳门均作为单独的经济体进行统计。台湾财经主管部门在两岸贸易统计上,却将香港计算在大陆的市场之内,有时候用括弧说明,有时却不特别说明,就使用“大陆”概念,结果彻底扩大了台湾对大陆出口市场的依赖度。岛内外一些学者甚至官员不大了解真实情况,也经常错误使用这一错误数字。事实上,2013年,台湾对香港出口比重为12.1%,加上对大陆出口比重26.8%,两者合计占了台湾出口比重的38.9%,才接近外界所谓的对大陆市场依赖达40%的错误说法。
就台湾对大陆单一市场的出口比重而言,26.8%并不算高,与同年韩国对大陆的出口比重26.1%相差不大。事实上,大陆已是亚太地区多个经济体的最大出口市场,台湾也不例外。可是其它经济体并没有出现台湾岛内一股认为经济过度依赖大陆的现象。
在经济学理论上,台湾对大陆出口市场比重高,不只表明台湾对大陆市场依赖高,而且表明台湾产品在大陆市场有竞争力,或者大陆对台湾市场开放程度高、限制少。也就是说,如果大陆对台湾产品开放程度低、管制多,台湾产品不具备竞争力,就不会对大陆有更多产品的出口,就不会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与依存度。在岛内反对台湾经济对大陆过度依赖及不断采取限制政策的情况下,加上两岸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台湾对大陆出口市场的依存度开始下降,已从2008年28%以上降为去年的26.8%,对大陆、香港合计的出口依存度也从最高时的40%降为去年的不足39%。
台湾岛内出现这种担忧台湾经济对大陆过度依赖的声音与主张,完全是政治思维的结果。上世纪80年代初期,台湾对美国出口的比重一度达到48%,较台湾对大陆出口市场比重最高时的28%高出20个百分点,台湾为何不担心台湾经济对美国的过度依赖?为何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今天,台湾岛内有许多人会特别担心台湾经济对大陆的过度依赖?更为矛盾的是,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整合的结果,就是促进各经济体之间更紧密的经贸联系,尤其是建立各种自由贸易区(FTA),就是消除各种贸易障碍,提升区内经济相互依存。全球皆是如此,欧盟内的贸易比重很高,北美自由贸易区内,加拿大、墨西哥对美国贸易比重更高,却从来没有人会担忧这种贸易比重的增加。况且,目前两岸在持续商谈货物贸易协议,台湾希望对大陆开放更大的市场,尤其对台湾具竞争力的石化、面板、工具机等实施更低或零关税,这必然会增加台湾对大陆的出口,提高台湾对大陆市场的依赖度,这不是矛盾的吗?
可见,一方面,台湾向大陆“要利”,希望大陆继续对台“让利”,给予台湾开放更大的出口市场;另一方面又担心台湾经济过度依赖大陆,主张分散市场。这种矛盾的思维后面反映了台湾一些人在经济上的自私心理与政治上对大陆的排拒心理,希望维护台湾经济的所谓自主性与政治上的相对独立性。这种矛盾的心理困扰着台湾,制约着两岸经济合作,也制约着台湾经济发展。台湾应该走出狭隘的经济与政治思维,以更宽阔的胸怀、更务实的心态看待两岸经贸关系以及两岸经济的相互依赖问题。(本文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