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台媒:关键经济法案拖不得

2014年08月05日 15:08: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台湾《旺报》5日发表社评文章说,台湾“经贸国是”会议已经开完,但对于经贸及台湾发展议题,并没有形成更好的共识与发展策略,加上近日发生不幸的澎湖空难与高雄气爆灾害事件,万事莫若救灾急,“立法院”不得不暂缓经济关键法案的审议。然而我们担心,《自由经济示范区特别条例》及《两岸监督条例》恐将一再延宕,后续的《服贸协议》及《货贸协议》更加遥遥无期,温水煮青蛙,台湾的经济前景将会很黯淡。

  回顾历史,台湾是浅碟子市场,经济发展受惠于商人的努力,一直与世界经济连动、与大市场结合。80年代前,在世界拿订单,自己生产。80年代后,一样获取世界订单,但逐步移往大陆生产,创两岸垂直分工模式。

  2000年后的世界经济,起了本质上的变化。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已收成果,生产力大增,苏联解体后,东欧国家也成为产业大军,可以生产大量产品,印度、巴西亦强势崛起,抢订单变成艰困的工作。2008年后,我们更看到连美国都要复兴制造业,欧盟峰会决议强调促进经济及扩大就业,将工作机会紧紧抓住。

  全球化浪潮蜂拥而至,WTO多边协议功能反而不彰。世界经济逐渐演变成区域经济组织(RTA)及双边FTA(自由贸易协定)的时代,市场多是给自己或周边签有RTA、FTA的国家分食。中韩FTA第12轮谈判已经结束,就服贸和投资自由化方式达成协议。双方并敲定第13轮谈判将于9月在大陆举行,希望年底完成所有的谈判,进行签署。台湾与韩国的出口产品很多项目重迭,“经济部”日前公布中韩FTA将对台湾产业的冲击评估,将近4分之1的工业产品将受到韩国的威胁,包含纺织、塑胶、石化、机械与光学器材等高度竞争的产品受到很大影响。

  没有市场、没有订单是很现实的问题。自由社会下,厂商不是退场就是出走,工人却走不了。工作机会变少,大量的失业就会产生。台当局看到这样的问题,于是主张尽力加入国际经贸组织,但因为特殊的两岸关系,且大陆占台湾出口外贸已经40%,全世界也都认为大陆不但是大工厂,也是世界的大市场。因此深化两岸关系,拓展大陆市场,并进军国际市场,同时并行是应该采行的最佳策略。

  反对党并不做如此想,“台独党纲”是民进党的核心理念,主张绕过大陆,直接与国际市场接轨。然而我们要指出,“跳陆逻辑”,放弃大陆市场,就是放弃台湾的比较利益。一个最容易切入的市场,拱手让人是不智之举,其他市场加倍也赚不回来。而且自绝于13亿同胞的经济策略,导致两岸关系紧张,台湾的国际空间就很难拓展,这是政治上明白的现实。放弃对大陆的发言权,并不能释放台湾的善意,反而是制造两岸的困扰。与大陆为敌更是《反分裂法》对付的目标。而国际上,大家都很清楚,如果两岸有什么风吹草动,绝大多数的国家是选择13亿人口的对岸,台湾只有空悲切、徒伤悲。

  2日台湾社召开的“自经区危机解密”座谈会。绿营学者表达新经济发展模式一定要回归台湾主体性,若示范区无法照顾最基层民众的生活幸福,民进党就应坚决反对,根本无须提对案。民进党人也屡屡认为台当局拿“韩国威胁论”来恐吓人民,说台湾竞争力不是靠FTA。

  台湾竞争力当然不是靠FTA,但没有市场、没有订单,产业就没有前途,没有竞争力,对韩国的威胁没有反应,才是麻木不仁。台湾要发展新经济模式,我们不反对,但回归台湾主体性,是空话。示范区是让整个台湾的经济跟世界接轨,让整体台湾经济更好,未来全民都可以得利。照顾最基层民众的生活幸福应该是社会福利政策,把自由经济示范区跟最基层民众扯在一起,这是很奇怪的逻辑。

  执政党不用与民进党起舞,对于既定的经贸政策,应该戮力完成。我们认为台湾一定要赶快跟中国大陆签订服贸、货贸、通过《示范区条例》,也要和他国尽速签订FTA。对于韩国已和诸多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中韩FTA又将对台投下核爆弹,台湾应以此为警惕,以免被韩国远远超越。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李杰]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