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台湾正在打造“不自由经济区”?

2014年08月04日 11:07: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马英九当局力推的《自由经济示范区特别条例》可望近期在台湾“立法院”开始审查。民进党推出的对应民进党版,大幅限制与排除项目五花大绑,俨然是把“自由经济区”,变成“不自由经济区”,举凡涉及大陆项目,不是删除就是高强度限制,又是一个“逢中必反”。

  香港中评社4日发表社评说:台湾经济面最近出现一股被意识形态挟持的强烈浪潮。中韩年底签署自由贸易协议(FTA)将重创台湾,根据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7月30日所发布的最新报告,预估将影响台湾制造业产值金额达新台币2600亿元至6500亿元间。但绿营却将之炒作成两岸经贸更比中韩FTA可怕,如同民进党籍台南市议员郭国文所称:“恐惧两岸服贸大过中韩FTA”。绿营在此主轴下,也就集中火力去防范两岸经贸整合,而非思考如何以加速自由化,抵挡台湾的被边化。

  这种氛围还不是只限绿营,台湾“行政院”日前召开“经贸国是会议”,强调要对两岸协议建立“安全审查机制”,并要每年发表“两岸风险红皮书”,防止对大陆过度依赖。这与民进党的“恐中”如出一辙,连马当局都有此心态,难怪绿营要加码。这也是1996年李登辉任内提出“戒急用忍”政策以来,台湾最具体的对两岸经贸政策踩刹车之举。

  台湾开始有类似“戒急用忍”概念是在80年代,孙运璇1987年接受媒体专访曾说,“投资中国大陆会有工人素质不佳、台商地位及保障不明、还有以商逼政,等于资敌制造对手等问题;就算商人判断西进对他有利,其实也不一定为真;就算西进真的对商人有利,也对台湾不利。”

  1996年李登辉任内推出的“戒急用忍”政策,明确界定“高科技、五千万美金以上、基础建设”三种投资应对大陆“戒急用忍”,以免台湾丧失研发优势以及资金过度失血。其中最受瞩目的是1990年代台塑与大陆签订的海沧计划协议,最后就在李登辉当局祭出将停止台塑股票交易、下令银行冻结资金、与限制集团高层主管出境等三大威胁之下,忍痛放弃投资。

  现在回头看台商在大陆的发展,会发现“戒急用忍”政策是多么荒谬。首先,“戒急用忍”政策是卡不住商人的脚,几大台商如蔡衍明、顶新魏家等,无不是早早前往大陆卡位,才能抢到与大陆经济一起成长的机会,再回头把资金带回台湾。其次,台湾因“戒急用忍”,缺乏辅导台商西进的整体策略,让台商错失许多机会,把大陆的市场爆发期拱手让给韩国、日本等。

  台湾上世纪90年代的“戒急用忍”是规范台湾企业到大陆投资,这一波的“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以及“自由经济区示范条例”则是双向的,重点更在陆资入台部份。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林建甫、台湾“中央大学”台湾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大任最近都分别提出警讯。林建甫认为,一旦中韩签订FTA,两岸服贸、货贸乃至自经区条例等都没过,台湾企业只有出走,没有任何其他办法,接下来影响的便是就业。吴大任则认为,台湾若实施贸易障碍,厂商为了卖东西给大陆,只好直接进入中国大陆。

  两位台湾经济学家的预测都和台湾90年代实施“戒急用忍”时期所发生的现象差不多,台当局订出一大堆规定,最后还是绑不住企业。近20年过后,企业逐水草而居的能力更强,可以走得更远更快。

  马当局推出的自由经济示范区,类似台湾60年代设置的加工出口区,都是“境内关外”概念,亦可说自经区是加工出口区的“威力加强版”。但依照民进党版条文,许多与大陆有关的项目都遭到排除,最被看好的医疗、教育等项目也都被紧缩;当“自由经济区”,变成“不自由经济区”,几可断言要成功的机会是很小的。

  总之,不论是民进党还是马当局,时至如今若还存有什么都想管,什么都要管的心态,台湾经济萎缩,外面资金进不来,接下来衍生的台湾资金与人才的大出走,也就不足为奇了。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李杰]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