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是中国最大“粮仓”黑龙江的插秧季节,哈尔滨铁路局近期每日开行两对四列插秧专列,预计将有超3万人次的“插秧客”被运送到春耕一线。
像插秧专列这样的特需班列还有很多,比如新疆的棉农专列、护送莘莘学子的高考专列、还有抗震救灾“抢”字头救灾列车等等,铁路在市场化竞争的大背景下,丝毫未削弱自身的公益服务属性,一如既往的践行着社会责任,体现着自身价值与担当。全社会各行业,特别是作为社会公共交通运输企业来讲,该拿出怎样的举措助力春耕秋收运输,备受百姓期待。
今年年初,中央发布2017“一号文”,让数亿农民看到国家农业有政策性扶持作为强有力的后盾,以此力争让政府性主导的“三农”惠及更多农民群众,进而让农业现代化之路上的新型职业农民拥有更多的获得感。让农业走向现代化生产之路,不仅需要利好的国家政策性扶持,还需要社会各行业,尤其是国家社会交通运输体系来保障涉及农业“一条龙”。
在“外”,作为社会最为基础的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最近几年在跨国出海之路上风生水起,将生意做到了亚欧地区各国家,从非洲拥有中国标准的亚吉铁路,到动车组登陆欧洲,中国铁路在全球掀起新一轮经济增长的热潮,成为引领全球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这些阶段性的成果,不仅从达沃斯经济论坛,还是从最近几天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高层论坛里,我们都可以清晰的看到中国铁路品牌下的中欧班列在国家倡导的“一带一路”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家搭台子,铁路撸起袖子,必然助力国际性会议里的中国好声音歌声嘹亮。
在“内”,由于其国家主导的公益性质,在抢险救灾、北粮南运、农民工专列中,都会有铁路运输的担当社会需求的大任,这是国家企业注定的责任与义务,是中国经济返哺“三农”的有力见证。在社会经济发展促民生的今天,怎样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是中央“一号文”下春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尤其是对中西部地区的农民来讲。受限于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均衡因素的客观原因,如何让中西部农民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顺风车?
需要以国有为主体的企业用发展来回馈“三农”。《天路》中的把铁路修到边疆,成为中西部城市依托发展的新引擎。以每年中西部春种为例,涉及春耕的种子、化肥、机具,成为农民对于春种秋收让春种完美收官的渴求,国家铁路部门则利用逐步健全的八纵八横铁路交通运输网,通过增开惠农专列等措施,将春耕急需的生产原材料送到田间地头。
这种国家企业所展现的为民主观能动性,既为春耕用品搭建了“绿色通道”,又为彰显国家春耕殷切关怀,相信以及肯定,国家企业担大任的“一号文”会给农民群众带来极大的幸福指数。
农业经济是中国经济中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怎样勾勒出“三农”共同富裕路上的宏伟蓝图?考验着全社会各行业发挥优势生产力来促进农业生产运输的能力与担当。因此,给农民开后门,需要类似于国家铁路的企业“内外兼顾”,卯足干劲助力农民群众春耕,这是对“一号文”里中国经济发展成就返哺“三农”的最大彰显,其最终的目的必然是鼓足农民的“钱袋子”。给农民工“开后门”,这个可以有。(中国台湾网网友:李川川)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王鑫]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