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发表讲话。(2014年06月09日新华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从明末清初开始,我国科技渐渐落伍了。通过举例康熙大帝学西学,得出一个教训,科学技术必须同社会发展相结合,学得再多,束之高阁,只是一种猎奇,只是一种雅兴,甚至当作奇技淫巧,那就不可能对现实社会产生作用。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中国科技振兴,确实有许多东西要反省。在习总书记列举的新中国重大科技成就序列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领军人物,是满清灭亡以后,新中国成立之前,一大批爱国志士远赴重洋学成归来者,但是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钱学森发出了著名的疑问,改革开放以后虽出现一大批现代科技领军人物,但是其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力,显然没有“两弹一星”时代的地位显赫,也难怪前段时间美国的国防部长蔑视中国,说中国无创新,虽然是无知的笑话,倒也给了我们醍醐灌顶的警醒,和美国等科技发达的国家相比,我们整体仍落后是不争的事实,没有全球影响力的物器创新品牌也是不争的事实,只有承认落后,才有奋起直追的希望。
习近平重要讲话还指出,要振兴科技,首要是培养大批人才,其次是科技要和社会发展相结合,走创新驱动的科技强国之路。有一个事实,明代中国曾经诞生了世界科学史上著名的百科全书式著作-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对世界农业,尤其是传统农业和手工业大国中国的发展有过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到了明末、满清之后,尤其是晚清,中国的科技之光黯然失色,最终饱受了现代科技之战的甲午战争的失败,最终引来西方科技列强对中国的瓜分,中华民族陷入了历史上最黑暗的百年沉沦时期。今天中国共产党人,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地位急速上升,成了总量世界第二的世界大国。
我们看到即使科技落后的满清,经济总量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但是最终还是被经济总量小得多和诸多小国侵略,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在院士大会上给出了明确答案,那就是现代社会只有科技强国在可以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邻国日本,他们通过明治维新,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成为了世界上科技强国的佼佼者。今天我们一路追赶,是三百年来与西方诸强差距最小的时期,这个时刻习总书记号召两院院士们、全国的科技工作者,把科技创新化为我国发展的新引擎,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要实现科技创新,对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又是重中之重的问题,没有健全的科技体制,仅靠市场的力量,恐怕难于复兴“两弹一星”的传奇。有人总结甲午战争为何失败,不是科技也不是战略战术,而是满清的体制的落后导致了全盘皆输。今天这个问题仍在困扰我们,习总书记讲话指出,创新型科技人才结构性不足矛盾突出,世界级科技大师缺乏,领军人才、尖子人才不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同生产和创新实践脱节。改变这些现象的根本措施,不仅科技创新。我国的科技体制也要创新,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高效率,让一切爱国科技工作者创新的勇气迸发,让一切有潜力的科技志士有自由发挥的平台,不再是学而优则仕,科技强则官,而是让广大院士和科技工作者有更体面地工作,更优越的社会地位,更优渥的生活保障,更适宜的发展环境,那么就不需天公重抖擞,人才也春笋破土出。(中国台湾网网友:肖勇)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