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洞沟景区绿化带长约200米,宽约30米,种有松树300棵,其中85%以上的松树死亡,但是这几天却莫名其妙的全变绿了,原来上面被喷上了绿色。因大面积喷涂,不仅松针“绿油油”的,且树干、树枝、树坑也“穿上了绿衣”。记者走近染色松树,轻轻一折,手指粗细的树枝“咔嚓”就断裂了。(8月13日《新消息报》10版)
这是怎么回事呢?有关部门的回应是这样说的,春季造林的时候,将工程承包给了一家施工单位,给他们签订了“包种包活”合同,这是承包方的行为,已经责令他们进行清理。他们同时解释说,这并不是绿色的漆,而是“增绿剂”。
什么是“增绿剂”呢?“增绿剂”原来是专门用于冬季草坪的,使其颜色更加美观。把这样的“增绿剂”用在已经死亡的松树上,显然只能让已经死亡的树木远观起来像活树而已。这就很奇怪了,既然不能让树木起死回生,施工单位,为什么还要劳什子花钱喷涂?
面对死树的“绿油油”,实际上是咱们的活人“傻乎乎”了。尽管说,这处工程是“包种包活”的工程,承包商也不希望这些树木死亡,因为死亡了,他们就赚不到钱了。但是,并不能代表这里面就是一点问题没有的。
首先,绿化造林是园林部门的事情,做这样的事情还是需要更加专业的队伍。园林部门就有自己的栽植队伍,也有各种工具和管理人员,为什么还要将工程承包出去?园林部门在植树造林的时候,理应主动参与其中。将本该由自己做的事情承包出去,是不是有什么说不清的问题?
其次,既然将工程承包出去了,是不是也需要投标环节?当然是需要投标的,投标是国家强制执行的。栽种了300棵松树,几乎死光了,这样的承包者会没有问题吗?如果真是专业的公司,会让300棵松树死亡85%以上?这个公司兴许压根就没有这样的技术,那么,这个公司又是如何中标的?
三是,虽然是承包出去了,虽然签订了“包种包活”的合同,但是,对于园林部门来说,也不能袖手旁观。最起码要派出技术专家进行指导。在发现树木出了问题的时候,要积极的“抢救”。不管谁花的钱,树木都是珍贵的。而遗憾的是这些树木竟然死的差不多了。
这里面还有一个疑点。300棵树木全部死光了,是不是也表明这些树木在购买的时候就是有问题的。是不是承包商为了赚取更多的利益,而为了省钱,购买了劣质的树木,期盼获得更大的利益。当然,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些树木会这么惨不忍睹。面对这些“绿油油”的死树,其实我们更可以质疑的是,为这些树木喷涂“增绿剂”真的是承包商自己的行为吗?是不是也很有可能是监管部门为了遮挡自己的过错而授意的呢?
死树“绿油油”,让我们想到了“绿漆刷山”,想到了“路栽钢树”,想到了“漆染草坪”等事件,这实际上就是为了完成绿化造林任务糊弄上级,糊弄老百姓。(中国台湾网网友:郭元鹏)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