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遵义市汇川区的待用公益活动迎来周年庆,但目前该活动却面临着认购者与认领者稀少的局面。去年4月12日,原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在微博上发起待用快餐公益活动,即由爱心人士在用餐时,多支付一份快餐的钱,提供给困难人群免费领取享用。次月4日,汇川区率先在全省开展该公益活动,先后有11家商家参与,涉及餐饮、文具、电影等多领域,目前仍有9家在坚持。(5月6日《贵阳新闻网》)
待用公益行动,不是贵阳一个地方有的,在其他城市也有类似的爱心行动,而其他地方的此类活动很多都夭折了。不同的是贵阳的这个活动虽然遭遇了冷场,却还是坚持了下来,单就这一点来看,就值得我们竖起大拇指。
待用公益行动是一个“爱心大锅”,在这个锅里,装满了“待用爱心”,这样的爱心就如一锅香喷喷的饭菜,闻着挺香也挺诱人的。可是为什么问津者就少了呢?如果这样的饭菜烂在了锅里,对于爱心来说是深深的伤害,对于慈善来说是深深的伤害,对于需要救济的群体来说也是深深的伤害。
这就需要我们吹毛求疵的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了。首先,我们需要让奉献爱心的人看到透明的慈善,对于吃饭的时候,购物的时候,多购买了慈善用品的人,我们需要让他们看到这些物品领取的详单,是不是需要建立一个制度,让爱心的流向能够看得到?而不至于让他们怀疑商家贪污了自己的爱心。这个问题,应该是很好解决的,有关部门动动脑子,就会收获柳暗花明的。
倒是,这样的爱心无人愿意认领这种尴尬需要我们重视起来。为什么我们的爱心就摆在那里,而需要帮助的人们却不愿意来享用呢?这是因为,就是再卑微的生命也有人格的尊严。就拿参与快餐待用的饭店来说吧,我们注意到参与这项活动的饭店,很多都是高档餐饮企业。这些企业装修的富丽堂皇,这些企业的客人都是容光焕发、西装革履,除了确实饥饿的不行的流浪汉愿意到这里吃上一个盒饭之外,那些有此诉求的困难群体有没有勇气来吃一碗饭?他们穿着破烂的衣服,满脚泥巴的到这些铺着红地毯的饭店就餐的时候,是不是也会遭到其他食客的冷眼和躲避呢?一碗饭省了几个钱,有可能伤害的是心灵。这就是需要帮助的人望而却步的原因所在。
面对实际,我们不妨改变自己的思路。“待用爱心”是一锅飘香的爱心饭菜,但是好饭也需要我们帮着盛到困难群体的“碗里”。对于爱心盒饭,我们不妨送到广场、医院等流浪群体多聚的地方,送到他们的碗里。对于书籍和簿本,我们更应该送到孩子的手里,而不是让孩子颠着小脚告诉营业员说“阿姨我困难,需要领一个作业本。”
尴尬的不是爱心,而是爱心的形式,往往就是这样,当我们变换一种思路的时候,我们收获的就会是爱心的美好。“待用爱心”就是一锅飘香的民生大餐,想让香味儿飘散,还需要我们再辛苦些,把好饭盛到人家的“碗里”!(中国台湾网网友:郭元鹏)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