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建立文化自信之高校

时间:2014-05-06 15:56   来源:中国台湾网

  在五四运动95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到北京大学考察。习近平肯定了北大争取到2018年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但也要求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不要把北大办成“第二个哈佛和剑桥”,而是要办成“第一个北大”,让北大师生深感责任重大。(5月5日中国日报)

  中国应该建设怎么样的高校,习总书记在北大的谈话可谓是一语中的,深切中国高校教育之实际,就是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习总书记还在讲话中透露了高校建设不可全盘西化,不可奉行绝对的拿来主义,要有自己的特色,这其实指出中国应建设文化自信之高校。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一度出现以经济的强弱而对自我文化的妄自菲薄,不管是清末的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还是民国时期的“拿来主义”,其实归根到底就是对中国自我文化的否定,认为西洋文明是绝对的先进,中国文明已经是日薄西山。

  而在现代中国教育之建设上,更是为甚。纵观中国高校之建设,不管是学科的建设,还是科目的设置;不管是教材的选定,抑或是教师资历的评判,大都以国外为标准,大踏步地向前进。

  因为对自身文化建设的不自信,导致中国大学盲目地追求表面工作,盲目地追求“数字感官”来刺激内心的“妄自菲薄”。中国大学的建设曾一度进入“大跃进”时期,片面地追求高大上,招生规模年年扩招,校园建设年年扩建,校名取的一个比一个大气。新华社的一篇报道就曾用“一个茶壶三十个杯”来形容目前的研究生教育,认为连年大幅度扩招,已导致师资力量严重不足,随之而来的是教师负担过重、研究生质量下滑等一系列副作用;吉林大学大兴土木,扩建校舍,吞并多所院校,组建成一所“吉林大学航空母舰”,最终因欠债30亿元债务而宣告破产;一些高校为吸引招生数量,为提高自己所谓的“名气”,将校名改头换面,由“屌丝”名升级为“男神”名。其实扩建、改名等行为是缺乏办学信心,缺乏务实意识的表现。所以要建设文化自信高校,就要经常想想清华老校长梅贻琦的那句名言:“大学者,非大楼之谓,大师之谓也。”

  文化不自信,导致中国高校建设的千篇一律,由有特色逐渐变为渐渐没有特色,由本色大学逐渐变为西化大学,正如北大哲学社会科学系教授叶朗在回应习近平的北大讲话时称:“哈佛办得好,但那是为美国人而办的,北大是为中国人而办的,我们不能在办学上处处照抄美国名校。我想,北大如果办成哈佛第二,一定不是好事,而是很危险的。”可以说中国大学只是学到了“哈佛”、“剑桥”之皮毛,其精髓却没有学到,反而邯郸学步,最后自己都不知道如何走路了。

  2004年,教育部前部长周济在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总结会上指出: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人的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各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都是分层次、多类型的。不同的大学要有不同的目标定位。从国家利益看,必须要创建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参与国际高等教育竞争与合作的需要。但对大多数大学而言,需要根据自身的历史背景、环境特点、学科特色、资源结构等实际情况,制定本校的发展战略规划,不能盲目地追求“大而全”。今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贵州代表团讨论指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中央文委会委员、三峡画院院长汪国新曾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要在这个上面多想一些,在文化上要自觉,达到民族的文化自信和自觉。我们虽然有经济上的差距,但文化是领先的。我们唐代、明代的壁画,在世界上都是一流的,后世很难达到他们的高度。”古语云:“大学之道在亲民,在明明德,在止於至善。”习总书记五四青年讲话高瞻远瞩地指出了中国高校的出路,所以我们要鼓足干劲,打出自我特色,建设具有中国文化自信特色的真正高校来,我们不仅要有“第一个北大”,还要有“第一个复旦”、“第一个南开”、“第一个浙大”、“第一个武大”……(中国台湾网网友:别亚飞)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编辑:李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