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发消费券不如创造良好消费环境

时间:2013-04-15 13:30   来源:中国台湾网

  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大代表王填的一份议案《关于实施积极的消费政策,用两年国企利润向全民分红,发放四万亿“消费券”的议案》引起关注。发改委回应:发放消费券是刺激消费政策手段之一,但社会各方面对发放消费券的利弊认识还不一致,因而对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发放消费券是否可行还需要进一步论证。(中国经济周刊)   

  发消费券的事不是一次两次撞入公众的眼球了,此前,就有人不断提过,也在一些地方实施过。2009年杭州针对特定人群分两次共发放7亿元消费券;成都在2008年向特定人群发放3791万元消费券的情况。两地实施以来,似乎效果还不错,这两地发放消费券对拉动消费起到了一定作用,对此,国家发改委也给予了认可。 

  借此,在全国发放消费券就不是问题,毕竟“前有来者”,不怕“后无古人”。消费券或许在刺激消费方面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一方面,其能有效拉动需求,让民众参与到消费中去,从而让更多的消费品供应于市场。另一方面,也是刺激了消费的积极性,让更多的消费者去消费,进一步活跃消费市场。 

  但是,发消费券并非是长久之策,一劳永逸,而是一时之快,更是临时抱佛脚,也有打肿脸充胖子的意思。 

  消费市场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市场,消费是有需求的,消费也是自然而然的。要有良好的消费市场,就应该有良好的消费环境,管理者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通过环境的改善,环境的提升,激发更多的消费者去消费,刺激消费,这样的消费,是自然而然,也是水到渠成的过程。 

  李克强总理说,在中国要打造经济升级版,就要把政府错位的手放到该放的位置上去。如今消费市场的乱象正说明政府的手放错位置了,政府的手应该是调控,更是调节,而且是被位,要配合市场去做工作。 

  一方面,就是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良好的市场环境,一是要有诚信和道德意识,市场也是讲诚信,更是守道德。诚信的市场,道德的市场,才会更有吸引力,也会有凝聚力。二是控制物价的上涨,尤其是通过政府的手去平抑物价,保持物价的平稳有序,消费者会有序去消费,消费而不是“一窝蜂”,或者说是盲目。三是积极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对于那些违法经营,或者说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给予严惩,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才会凝聚消费能力,激发消费需求。 

  另一方面,要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良好的消费环境,一是要有消费能力,消费能力,就是让消费者能购买起,这就是要通过保持和改善民生,培养消费能力。二是要有消费需求,消费需求,是市场上有能激发起消费者购买欲望的消费品,让人一看就有吸引力,激发起消费欲望。三是消费常态化,消费如同人们每天打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一样,是消费者的必须,那么就要有消费的常态化机制,通过消费的常态化机制去增添消费能力,提升消费需求,让消费者理性,从容,更是很随意。 

  有了良好的消费环境,才能激发出消费能力,消费需求,就会有消费,那么消费者进入市场消费就很随意,也很正常,如同人们一日三餐的必须品,不需要发什么消费券,消费市场依然是美丽的风景,也是繁荣景象。 

  与其发消费券,不好管好自己的手,看好自己的门,努力去创造条件,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这样远胜于发一些没有由头的,或者说猎取公众眼球的消费券。(白峰)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编辑:扶海涛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