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除夕夜,随着响亮的烟花爆竹声起,上海空气中的PM2.5浓度直线上升,小时浓度值从晚上8时的81.4微克/立方米,在晚上9时、10时、11时直线上升至124.8微克/立方米、135微克/立方米、151.3微克/立方米,而这一数据还在持续上升当中,在今天凌晨小时浓度值一度达到523.7微克/立方米。(2月10日 《东方早报》)
中国人的民间传统风俗是喜欢在大年夜和正月里,放放鞭炮烟花喜庆。这种脱胎于古人四大发明的行为已经延续数千年之久。而最近关于在春节期间建议不要燃放烟花爆竹的提案是走入大家视线之内,不过讨论归讨论,大年夜依然还是鞭炮不断,一时间“烟”锁天空。
而根据新闻里阐述,上海空气质量昨天还是“良”,伴随着烟花爆竹的阵阵轰鸣,今天凌晨2时,上海实时空气质量指数达到117,为轻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2.5。这个现象全国都是如此,笔者小区里现在鞭炮纸屑满地,估计节后环卫工人要忙碌几天才行。
该不该放鞭炮来应景,对于这个命题笔者的答案是必须放!因为这种血脉里的认同感,好像并不会因为所谓环保而为其让道。北京早些年就提出禁放鞭炮的条规,后面证明还是拗不过老百姓“震天动地”的节日诉求,最终不了了之,可见放鞭炮是必须的。然而该怎么放鞭炮,就需要大家转化下自己的思维了。
笔者打开淘宝网,输入“电子鞭炮”,发现这种新兴事物已经在网络大量铺货。这种电子鞭炮十分环保,且一物多用,除了客串鞭炮的功能之外,还有祝福语、迷你红灯泡来相辅相成,声音也可以调节,可以说除了没有大量的烟硝之外,鞭炮有的它都有。可就是这样一种值得推广的宝贝,店家却坦言销路一般。
原因很简单,很多人内心还是认同传统鞭炮,有的甚至认为一地鞭炮红衣,代表红红火火。要转换这个概念,恐怕不是短时间就能一蹴而就的。电子鞭炮一挂也就几十元,和同等规格的传统鞭炮价格相差无几,且可以多年反复使用。然而大家“只选贵的,不选对的”,除了随众心理作祟之外,对于身边的污染没有切身感受也是一大原因。
笔者发现一觉醒来,发现只要没关窗户的房间,靠窗的位置已经是“烟火色”浓厚,用手一摸发现已然变黑。对于这种节日里逃不掉的小烦恼,该不该用无形的手去管制下它,其实考验的是大家某种对于老传统“取舍”的心态。
如果不放鞭炮、烟花,势必减少年味,在当下过年气氛越来越淡,这点就显得尤其重要。如果用电子产品替代,是不是就“不是那个味道”,好比电磁炉烧的饭菜就永远比不上柴火灶烧的一样。也许现在谈论这个,还不是时候,毕竟现在天还有几许蓝,空气似乎还不呛喉,但真到那时才动手,就不知道是不是“亡羊补牢,于时未晚”的故事在重新上演。 (中国台湾网网友:谢伟锋)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