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式微,国人之幸

时间:2013-02-12 16:09   来源:新华网

    今年除夕,诞生于1983年的春晚度过了31岁的生日。时光苒荏,如今的春晚在舞台设计、节目编排等许多方面早已今非昔比,但其在观众心目中的分量却远不能与当年相提并论。随着百姓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春晚已不再被奉为“经典”。这或许是春晚的“悲哀”,但却是国人之幸。

    春晚诞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在电视尚且不能普及的时代,能看到一台完整的晚会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种奢望。春晚的出现给老百姓增添了无数欢声笑语。她就像一道文化大餐,没上桌时会日夜期盼,享用过后又回味良久。在当时,衡量一位演员的名气,就看他能否在除夕之夜登上春晚的舞台。名家以登上春晚为荣,而新人又期待通过春晚一夜成名。如今已是家喻户晓的赵本山,曾讲述过第一次上春晚的艰难故事,道出了许多演员共同的心声。因为其无与伦比的影响力,春晚的意义远超一台普通晚会。

    随着电视频道的增多和网络的飞速发展,各种类型的娱乐节目层出不穷、创意无限。许多难得一见的大明星,成为了观众们的老朋友。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让看晚会成为众多娱乐方式之一。不知道从何时起,春晚虽然仍是广受关注,但演员已无需把成名的希望全寄托在其之上。

    不知道春晚对于“90后”、“00后”们意味着什么,对于与其年龄相仿和更年长的人来说,心中始终萦绕着一种“春晚情结”。春晚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符号,深深印在许多国人心中。无论节目优劣,也无论创新几何,除夕之夜,大多数人还是会把电视频道锁定在这台晚会上。

    春晚已不再唯一,但却成为了一把衡量文化进步的标尺。我们应庆幸身处于一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时代之变让我们能以平常之心看待春晚,以娱乐的心态欣赏春晚。也许这份平常心才会带来更多的经典,去创造一个更伟大的文化盛世。(孔祥鑫)




编辑:赵静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