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零时起,郑州黄河公路大桥终止收取通行费,这意味着河南第一条收费桥梁将结束26年收费历史,正式回归公益。2008年2月,国家审计署审计结果显示,郑州黄河公路大桥总投资1.78亿元,1996年已经全部还清贷款,违规收费14.5亿元。(10月8日,北京晨报)
河南发改委负责人在回应黄河大桥超期收费的问题时,搬出了“相关部门的批准”的砝码,认为有批准即认定收费是合法的。按照公路法及收费性公路管理办法的规定,黄河大桥从还贷性转型至经营性,确实合法合理。但接下来的疑问是,经营性收费可以是黄河大桥超期收费这么多年的理由吗?
通过引进第三生产部门,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设计出最有效的社会公共产品供给,从政府生产转为政府供给,这本身也是解决社会公共产品供需矛盾的根本之道。从这一点讲,当地政府作为黄河大桥的所有人,将财产授予企业法人经营,提高社会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和质量,本身无可厚非。
到接下来要厘清的问题是,当交通管理部门与企业签订大桥经营协议时,是不是意味着政府对大桥所以权、管理权和营运权的全部转移呢?从国家所有权属性来看,它是有权力和权利的双重属性的,作为所有权人,政府让渡的是大桥的经营权,相当于设置了法人财产权,从纯粹的所有权人变成了出资人或者说股东,政府与经营企业是站在平等的层面通过协商,将大桥经营权这一权利性权能进行合约认定,而政府对大桥的另一部分权力性权能是不可能转移的,比如管理权、监督权,这是政府的法定职责。
从这一点讲,政府与大桥经营者的关系是:政府对公民负责,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承担为民众提供大桥公共设施的职能,并代表公众转让大桥经营权,而中标的经营企业对政府负责,按照合约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行驶,同时接受政府的管理和监督。最后的结论是,大桥收费仅仅是公民按照政府要求,向特许企业支付的购买大桥设施的对价,只是由于政府财力不足,不能一次性付清而已,收费不能成为政府逃避责任的挡箭牌,也不能证明企业可以代替政府提供社会公共产品。
从实际的情况来看,黄河大桥严重超期收费,十几年前便已还清贷款,社会质疑声从未停息,早就可以回归公益,却始终不见政府的身影,按照收费公路的初衷,是为了促进公路事业的发展,是为了向公众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但收费这么多年,黄河大桥除了成为中标企业的“利润主要来源”外,便是浑身的“病害”。之所以如此,这与当地政府在经营黄河大桥中管理权和监督权的缺失,是有着莫大的关联的。这中间究竟是地方政府定位不准所致,还是地方政府为了自身利益在背后主动助推,尚且不得而知,这才更令人费解。 (中国台湾网网友 高亚洲)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